poster.jpg 


強忍著席捲而來的睡意,直愣的雙眼行了一百多分鐘的注目禮。

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睡眠不足所致,但中規中矩的模式讓我提不起勁,就連結局的安排彷彿自打嘴巴似的,回到世俗的價值觀──矯好的外表。

也許,這才是最現實,毫不虛偽的人性。

**閒言閒語

Christina Ricci.jpg 


非「我」族類,自然而然就衍生出「少數」與「多數」的對決。因害怕而排斥,因無知而歧視,人前虛情假意,人後訐人之短;就像具傳染力的病菌似地,流言蜚語竄於鄉間城鎮內,訛語以不知進化成第幾版,如針尖風馳電掣般急奔而來,扎呀扎地,好不疼痛。

悠悠之口,嘴巴長在他人身上,又能如何?

這不過就是個八卦而已,你想。

但可知道,八卦即是輿論壓力的前身,當它成了滿城風雨的話題,當它轉化成群眾暴力的武器,它就不再是針尖而是刀刃,一劃便是大傷,即便小心翼翼,也是寸步難行。

不能要求他人改變,只得從自己著手。

要不遠走高飛,逃離熟識之人;要不徹徹底底改頭換面,讓旁人重新認識自己。

看吧,總是要適應「多數」創造的大環境,這才是真實世界。

**

等等,有人說,誰說一定要改變自己「本來的天性」,那怎麼對的起歷史上的眾多民運?

是阿,我驚覺到,過去有名的抗爭不就是為了顛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嗎?女權運動的發起、有色人種的集會、到近年來性別認同的遊行,正是小蝦米抗拒大鯨魚的表徵。

沒有委曲求全,只有正視自己的存在,不要求他人改變,卻也不畏懼他人眼光,恰恰是潘尼洛普所作所為:將自己的照片公諸於世,讓自己曝於陽光底下,就端看世人願不願意接受她了。

**回歸刻版的結局

但如前述所提,結論逃不出「外貌協會」的魔掌:誠實面對自己後,宛如煥然一新,像是得到上天的禮物──童話故事的美好結局呼之欲出。又,若邁克斯﹙James McAvoy)所飾﹚是世俗眼光中的「平凡人」而非光鮮亮麗的小夥子,他又會是潘尼洛普的上上之選?

James McAvoy.jpg 


只不過,《真愛之吻》「正好」選了世俗眼中的「尤物」,讓觀眾接受了皆大歡喜的結果﹙甚至說,賞心悅目﹚。疏不知,「醜小鴨變天鵝」仍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女大/男大十八變就像上天所賜的禮物。

《真愛之吻》並非沒有真愛的存在,只是在它的外表,裹上童話般的糖衣,帶給人甜在心頭的滋味。等到一杯水下嚥,甜味盡失,就再也嚼不出味道了。

預告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