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kite runner.jpg  

唔,老實說是根據幾則新聞才知道《追風箏的孩子》:一是與《色戒》共同入圍了08年的全球獎,二是傳出劇中的孩子可能會受到「政治干預」,須給予庇護。

什麼樣的電影,連孩子的生命安危都會受到影響阿?我納悶地自問著。

不先看影片,反倒先從原小說著手,後續才租了片觀賞。

**

forever friend.jpg 


也許是《追》裡的「爆點」不少,先知道這些關鍵處,自然少了些樂趣。

導演採用的故事敘述較為平述,不若小說中的刻劃落差較大,如電影中的哈山比較像朋友而不像僕人,也「看」起來不像書中的那番純真──所以當「讀」到努力學字的哈山於成年之後寫給阿米爾的信,我心中確實激起不少漣漪︰在影片中感受到的強烈撼動亦有,然不若小說。

另一給人震撼的,是阿米爾父親給哈山的生日禮物:治療其兔唇。而導演認為除了每天要替小演員化兩小時的妝,且小演員可能因臉上的妝而演的不自然,於是將這段戲去除。然我必須說,治療兔唇作為禮物遠比送風箏更有其意義在。

但導演仍是努力地讓觀眾看到阿米爾的故鄉──雖然絕大部分的拍攝地是在新疆,且用故事中的語言出現: Dari,達利語﹙阿富汗語﹚。

**故事背景

Zekeria Ebrahimi.jpg 


故事背景發生在七零年代的阿富汗,根據《閱讀世界紛爭地圖》一書指出,民族、宗教、利益的對立,使之國土境內衝突不斷。七零年代末期,受俄國支持的「人民民主黨」取得政權,然因其政權效仿俄國社會制度,遭阿富汗人民反彈,後來其政權欲與蘇聯分道揚鑣,因而導致蘇聯入侵而占其地。

以上就是阿米爾為何要搬離阿富汗,及阿米爾他父親如此厭惡蘇聯人的原由。

而後來阿米爾回到阿富汗,此時已是「塔利班」政權統治時期。塔利班,阿富汗語︰伊斯蘭神學校學生與追求神道者,又稱神學士,由普什圖人組成。其組織採取嚴格的回教律法及戒嚴令,所佔領的區域包括阿米爾的家鄉︰喀布爾。不難想見「非常時期」,嚴刑峻法亦可能出現於「公開」審判,如片中的丟石懲戒。

至於為何蒙古系的哈札拉人社會地位如此低微?

最大民族為巴斯坦系的普什圖人,人多勢眾,影響勢力不言而喻。排名第三多的哈札拉人,有一說具有蒙古人的血統﹙具其外貌﹚, 所以阿塞夫才說哈山的祖先曾蹂躪他們的土地。﹙成吉思汗有到這麼遠?﹚

於是很容易體會了:多數民族的政權得道,就可能對次多民族予以統治﹙如果不採尊重的方式﹚,哈札拉人的地位可想而知。

最後,則是對新聞所指的「干預」感到好奇。原來,劇中有個無法被其宗教接受的觀念,就連飾演哈山的小演員,其家庭最初都想將此「暗示」的畫面去除﹙確實沒有明拍﹚,可見其概念受到極為大的排斥。

**spoilers

reading letters.jpg 


《追風箏的孩子》說的是主人翁阿米爾的心路歷程。本質不變,即便經歷了多少變遷,年歲的成長也沒那麼容易改變幾近「與生俱來」的個性。有所成之後的阿米爾,並未主動提起回去尋找哈山,即便出事後回到故鄉,仍一度抗拒拉辛汗所提的任務。

這正是阿米爾「自我保護」的啟動機制。

顧忌的小阿米爾裹足不前︰他不知道走了這一步,後來要怎麼面對阿塞夫;還是阿米爾根本看傻了,一時之間腦袋放空,完全不知該怎麼辦,乾脆眼不見為淨,一走了之──別忘了,此時他只是小孩子,看到害怕或是做錯事,最直覺的動作就是落跑﹙不知怎麼,突然佩服及羨慕起「屌爆俠」毫無後顧之憂的勇氣﹙現實:不死也半條命!﹚﹚

真的是因為哈山只是他的僕人,所以才不挺身而出嗎?事實上,不論哈山是否為他的親兄弟,我認為小阿米爾都有可能逃走──此時的他,缺乏義無反顧的「勇氣」。

勇氣二字說來容易,然二字背後卻須有強大的力量作為「後盾」。 此「後盾」,我覺得來自他父親的影響。早年失恃的阿米爾,無法從父親得到直接的鼓勵──反倒拉辛汗還比較常鼓舞他,但與真正的父親相較之下仍有所差別──造成他信心不足,只能偶而耍點小聰明,從哈山上占了一點便宜:得到來自哈山真誠的讚揚﹙小說的描述比較明顯﹚

Shaun Toub.jpg 


再次回到故鄉,長大之後的阿米爾知道整個真相後,反覆思索了一陣子才決定返回喀布爾──他不想讓遺憾再發生,甚至帶著一點懺悔的意涵在裡面:是他,使得哈山一家人離開阿米爾家。

他想要彌補這一切。

故事以開放性的結局終了,但我相信,隨著紙鳶的自在遠颺,一切都會好轉的。

**

圖片來源

預告片


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