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or_has_it.jpg 

 

美國《六人行》影集拓展了我的「歐美影星資料庫」,看了一輪,認識了不少少的、長的、男的、女的線上﹙或過去曾在線上﹚知名演員,也捧紅了當家的六位主角;其中一位,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被公認為拍完影集後,在電影圈發展最好的演員。

04至05年是她的轉捩點:第十季影集的完結,結褵不到五年便分離──但這並未擊倒她,於電影業上交出不俗的成績單。雖然她主演的電影,大都是以愛情為主線的故事,但從不錯的票房反應上,推知觀眾依舊認可至今年逾不惑的珍妮佛,於愛情戲的詮釋上仍有一定的說服力。

回到《當真愛碰上八卦》。2005年出產,雖然還有一點點《六人行》瑞秋的影子﹙還是無法排除根深蒂固的腦中形象所致?﹚,然用在莎拉身上卻也恰如其分:對婚姻的憂心勝於憧憬。

**尋找疑點?

 

Jennifer Aniston.jpg 

 


攤開來說,莎拉的問題在哪?

「對婚姻的不確定性」是顯而易見的關鍵所在,而此源是來自原生家庭。

九歲時,莎拉的母親就離開了人世,人生的「心靈導師」不復在;父親僅將最好的一面付與孩子,過去的流言蜚語,孩子沒問,就不提;然小鎮不愧是小鎮,流言八卦存於坊間,起起落落,隨著時間而變化,而變調,而淡忘。

但莎拉總將此事放在心上──與她的人生息息相關阿──心頭的梗未解,就無法向前邁進。

**不是唯一解?

 

Kevin Costner.jpg 



謎底解開了。

最初莎拉聽到答案的反應:大哭。

一來是因為難堪﹙不論自己或是給對方﹚,二來得到非預期的答案﹙如果博波洛斯﹙Beau Burroughs﹚是她爸,第一個反應恐怕是「憤怒」﹚。

但即便謎底揭曉了,她仍感到不踏實感──正如她後來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看似比「出軌」高尚許多﹚,她想知道,母親為何婚前想與博波洛斯共度幾晚?

甚,更可推知,之所以莎拉媽媽有此舉動,想必是想知道莎拉外婆內心在想什麼。

所以「潛意識」下,她若有似無了給了「糾纏」下去的機會──願意與他去酒吧﹙第一次看到投幣式點唱機!﹚舒暢情緒,而不是回到男友身旁。

我想莎拉媽媽﹙或更該明確的指出,是莎拉外婆﹚的「決定」顯而易見:

 

Shirley.jpg 

 


風流倜儻的博波洛斯的確頗有魅力,不僅在成就上,舉止上風度翩翩﹙女性入座前會先起身﹚,十分懂得掌握女人的心﹙適時的獻殷勤──從他兒子「拙劣」表現,相較之下,一目了然﹚。

不同於莎拉的是,莎拉媽媽過一晚就抽身了,而莎拉隨著酒精的催化,不斷地深陷下去。

面對博波洛斯一點一點地釋出善意,莎拉表面上確實有在婉拒與妥協中拔河──再一點就好,吃個早餐也無妨,跳個舞應該沒什麼……這正是「上癮」的徵兆。

**父親的一席話

 

RICHARD JENKINS.jpg 



劇情給了莎拉「懸崖勒馬」的機會:意外拿了男友傑夫的手機,後來又現身於舞會上,才讓她驚覺事情不妙。

若兩者皆沒發生,莎拉會「食髓知味」,直到甜頭嚐膩了才住手?抑或像傑夫所說,先試試其他可能人選的「感覺」,最後才確定傑夫是唯一所愛嗎?

直覺上,莎拉確有可能事後仍採取「不軌」的舉動──通個電話,吃個飯應該也沒差。她並不是「故意」這麼做,只是不夠「果斷」,所以面對傑夫屢次詢問結婚問題,雖她很愛他,但總支支吾吾地迂迴回答。

直到父親對她說了婚禮前的真相。

那句話,透露了「最後的抉擇」才是最重要的,才讓莎拉認清自己的模稜兩可,認清了自己的決定──正是呼應了片名:別被猖狂的流言左右了自己,最終要面對的,仍是內心最深層的意念。

**

《當真愛碰上八卦》以女性的角度為出發點,若要從男性的觀感著眼,2009年《戀夏500日》是不錯的選擇。

或是,直接看《忘掉負心女》﹙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也許可以使男性同胞得到安慰?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