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hornet-poster.jpg 

記憶猶新時,趁熱留下記錄:好看。

有但書:不看3D版本﹙可以說根本沒有感覺﹚,不至於厭惡周杰倫平調的眼技﹙實在是放諸於各部有他參與的表情皆適用﹚,不太在乎卡麥蓉迪亞的外貌﹙我個人是很喜歡啦,且片中也「誠實」自曝年齡﹚。

不愛超級英雄片的,就別淌這渾水了。

因為它骨子裡就是塑造英雄阿!

**個人偏見的選片

 

mask.jpg 

 
早在2008年就傳聞要開拍《青蜂俠》,當時還傳周星馳要執導邊主演,也有聽說凱吉大叔可能飾演反派,最後全盤更調,意外的是,周杰倫獲角一員。

老實說,孤陋寡聞的我,乍聽《青蜂俠》還以為是什麼《綠燈俠》或是《閃電俠》之類的,又或想到某個樂團主唱……又加上搞音樂的跑去好萊塢,某年《刺陵》已丟下震撼彈﹙至今仍餘震不斷﹚,可能只是跑龍套的角色,還做為強打宣傳,似乎要再造重生的機會。

直到看了第一波預告片。

角色遠比想像中吃重,不怎麼順口的英文﹙老師會說:something,舌頭要吐出來﹚,預期的一號表情﹙連皺眉都不曾出現過﹚,諸多耍帥特寫──瞬間的想法:其他部還秀不夠嗎?

怎麼說也很難是首選電影。

選擇過新年電影,得找部雅俗共賞的歡樂片;先以時間長度篩選,再列出片單,《舞孃俱樂部》──有孩童,不便觀賞列為輔導級的片﹙雖是我個人首選﹚;《新少林寺》,可能有點沉重。

最後仍是回到《青蜂俠》與另一部國片《雞排英雄》做抉擇。說實在地,作為通俗片,後者可能還比較有內涵些,前者便是典型的爆米花片,光是爆破場面就夠格了。

 

explosion.jpg 

 

扯這麼多廢話,終歸一句,還是選了《青蜂俠》。

好個自打嘴巴。﹙也許「競爭者」的類型不同的緣故﹚

**周杰倫的好萊塢處女秀

 

mask jay.jpg 

 

眼見為憑,此話確實為真﹙總是會與「我早就告訴你了」的馬後炮對打﹚

一是「典型演自己」這話果真不假﹙全片僅看到加藤給「青蜂槍」時,多了一絲絲的「聲音」表情,就這樣──本片別擔心,有一半時間帶著面罩!﹚,可以說是為他打造的耍帥鏡頭﹙籃球、鋼琴、轉東西、雙節棍的能力都要秀一下﹚。

但奇妙的是,還不到令人厭惡的地步:可能是劇情設定之故﹙反正演酷等同於不說話,等同於沒表情﹚,或是次男主角的原因,適時的點綴反而有襯托之效。

也就是假裝第一次認識這個人,就會有「咦,還不賴~」的好感出現。

 

Jay Chou.jpg 

(坐辦公室時,髮型比較正常)


而對說英文這件事,我覺得自己太苛求,因為根本沒這麼糟,說的順暢且清晰﹙比日式英文好很多﹚。回想國高中老師要求學生念課文時,還不是有念得要死不活的語調出現──至少他已經有一絲絲的音揚頓挫了。

也就是說,他本次的選角算較為恰當﹙比起《不能說的秘密》好多了﹚

唯一感到疑惑的是,歸類為保護級,仍有些「淡黃色」鏡頭或話語,有點擔心國小級的親戚會受到影響。﹙希望是我多慮了﹚

**青蜂俠的出身

 

old version.jpg  

 

話說回青蜂俠的出處。

它的起始點並非漫畫,而是廣播節目﹙1936至1952年﹚,其中某季的版本被改編成電視與電影版本──可是好萊塢史上第一部「扮裝英雄」片哩。

而1966年的Kato版本正是李小龍本人,新版裡周杰倫的版本也有致敬的意味在,如"one-inch punch",移動一吋的距離便能將敵人打飛,也用了當年的片頭曲作為本部片尾曲之一﹙曲子為「大黃蜂的飛行」﹚

one-inch punch

 

 

Green Hornet opening (in 1960s)


 

李小龍的武打片段(頗陽春,但有很精彩的飛踢)




**笑點夠歡樂、武打夠真格

 

kung-fu.jpg 


其他部分就放鬆享受了。

笑點只要不要太高,還蠻容易滿足的。突如其來的中文,會有莫名的親切感﹙「齁溜ken」、「我真的會被這個白癡害死」﹚,青蜂槍的威力也是笑點之一﹙雖然預告片全「梭」了﹚。

但本片好看的點,全放在武器與武打招式。武器就是數不盡的Black Beauty──克萊斯勒。出產年份為1964至1966年,共29輛,「借」來時僅有三輛完好如初,其他外殼鏽化,得重新打造才行。

裝上綠頭燈,外加無數的改造裝備:前、左、右皆有武器﹙忘了後方有無裝備﹚,橡膠子彈很新鮮,四輪傳動斷尾後很像半死的蟑螂,彈跳座椅外附降落傘,以及必備的黑膠唱片──這大概是我目前看到舊款車中最高檔的設備!

 

green-hornet L.A. Auto Show.jpg 

(LA的汽車展)


武打過招不馬虎。慢動作解析絕不是本片才有,但確實是這樣類型片常用。但真正有感到真功夫的是Kato與Britt Reid內訌的對打,我沒料到會打這麼久﹙通常十招以內便結束﹚。

雖然像是小孩子的吵鬧﹙暫時勝利的一方會說:「好了,別打了,我原諒你」之類的話,像不像「ㄟ,你先打我的,多打我一下,我再打你一下這樣才公平」﹚,但此刻就能展現Kato的真能耐。

我很喜歡「游泳溺水」收尾的片段,一般氣燄正盛的雙方通常會有「恨不得打扁你」的衝動;而最後的拋救,則表現出「這場架並非要置人於死,但就到此為止」的氣氛。

**演技:看反派就好

 

Christoph Waltz.jpg 

 

若習慣看演員的演技,本片絕不能放在主角群,一定要把重心放在Chudnofsky﹙什麼雞?﹚,彷彿又看到漢斯蘭達上校上身了呢﹙Christoph Waltz 於《惡棍特工》的角色﹚

說真的,甫出場至夜店時,我也跟那夜店老闆所想的一樣,待會兒這形影單隻樣的老伯就要領便當了吧。正當我仔細端詳夜店老闆面貌,思忖往後會使出什麼能耐時,沒料著原來是「紳士殺手」阿。

之所以愛反派,因為他有許多「至理名言」阿!

經典代表︰"Be it my mask or your blood, red is the last color you'll see."

好不詩意!

另外,本片超多「隱藏人物」阿!我到很後來才發現原來詹姆士法藍柯(James Franco)與愛德華福隆(Edward Furlong)都有演阿:前者是嘴砲舞廳老闆,後者是製毒商人,兩人皆蓄了鬍子,完全認不出來!

     

James Franco.jpg   eddie furlong.jpg  



**愛情戲份?

 

triple.jpg 

 

這份量真的很輕,卡麥蓉迪亞是到接近中期左右才出現,鏡頭也沒有特別多。

據訪談所知,原先腳本裡是有親熱戲的,但卡麥蓉本人則否絕了這項設定:她認為,女主角﹙或根本只是配角﹚與雙主角之間存在的關係,頂多曖昧含糊,倒不用選定任何人。

確實如此,若選擇了某一方,戲份反而就會變得分外庸俗,首集保留愛情是個不錯的決定。

**內涵?

popcorn movie.jpg 

 

既然是爆米花片,就甭提有什麼驚人的觀點了。

可以想見:英雄出登場,報導的負面影響,直到做了什麼良事,讓大眾的印象轉換;或是「忍辱負重」,行俠仗義而不為人知;或是大出風頭,以真面目示人……英雄片多的是公式可循。

青蜂俠差不多是諸多綜合型,不過Britt Reid也提道,要讓黑白兩道以他們為敵──這倒也是個新觀點阿。

當然還有最大的不同處:Green Hornet僅不過是有名無實的英雄﹙wiki這麼形容著:titulor﹚,真正出力的可是Kato,而到最後,他也沒有另闢頭銜。

想知道到底會有什麼「別名」,就看有無下集誕生了。

預告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