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sk.jpg

以誇張神情詮釋喜劇,當前只想到兩人:英國的豆豆先生與加拿大的金.凱瑞。他們倆獨到的表演風格,不易找到接班者。近十年的喜劇片演員,班史提勒、亞當山德勒、傑克布萊克、威爾法洛……這些主演的大都是劇情本身逗趣,而非其表情;表情取勝者……上述幾位尚不能觸到我的點。

而比起豆豆先生,我更愛金凱瑞多些;雖有時被批演得太過,但喜劇何須受繁文縟節似的約束,只要不拿他人開玩笑﹙個人不太喜愛黑色幽默﹚,自由發揮至極怎不會讓人笑開懷?

卡通化

heart.jpg


金凱瑞十八歲就出道了,真正看到他「主演」電影的年紀,已是而立之年之後的事;並非蟄伏太久未被發掘,二十餘歲的他以電視作品為主,以享有不小知名度。

等到九零年代,接演了《王牌威龍》、《摩登大聖》,讓他的知名度水漲船高。那個十年,幾乎是金凱瑞大放異彩的輝煌期:《阿呆與阿瓜》、《一個頭兩個大》、《蝙蝠俠3》,千禧年的《鬼靈精》甚登上了當年北美票房冠軍。

氣勢簡直銳不可檔。

談回《摩登大聖》。金凱瑞的喜劇細胞發揮地淋漓盡致,上了妝的他,並不受妝髮影響,表情是其正治標記﹙絕對不用擔心被「複製」的可能性﹚,僅需瞧著面部變化,加上不按牌理出牌,就能獲得不少歡樂。

輔以電腦特效的設計,將其形象更加的「卡通化」,驚喜的是,一點違和感也沒有。

而也就是這樣的卡通化,將一些寫實上過於暴力的鏡頭全淡化了,如「槍砲的使用」、「壞蛋被解決」等沒有血腥四濺的畫面,如此的安排,頗適合闔家觀賞。

imdb指道,金凱瑞接這部電影的最大「誘因」,是因為其角色Stanley Ipkiss像他一樣,熱愛卡通。轉化成「摩登大聖」,許多動作即是結合了知名的卡通角色:

旋風移動的Tazmanian Devil



耍浪漫的Pepe Le Pew



吹口哨的Tex Avery's Wolf:



假死的Bugs Bunny


首集如此地大受好評,爾後推出了電視卡通版﹙1995-1997﹚,也傳言要拍續集,Nintendo Power雜誌還舉辦了活動,讓贏得第一名的讀者獲有當臨演的機會。不知為何胎死腹中:這裡所提的續集可不是《小鬼也摩登》﹙Son of the Mask﹚!

舞蹈

dance.jpg


除卡通形式的詮釋外,跳舞、歌唱的片段也是一絕﹙這兩元素總是能讓人留下印象﹚

卡麥蓉.迪亞﹙Cameron Diaz﹚初登場的片,芳齡二二,皮膚吹彈可破的年紀,外貌裝扮突出﹙當時女生流行半屏山或燙髮,看另一女記者就知道﹚,這段舞蹈就夠迷人了。﹙歌不是她唱的,是Susan Boyd

曲名︰Gee Baby, Ain't I Good To You﹙1929年﹚



最精采的片段即是金與卡麥蓉的雙舞﹙不知是不是捷舞﹚︰Hey Pachuco,爵士風味,可看出兩人的舞蹈細胞相當好!

與警察一同跳舞,有點像是《陰間大法師》中惡搞客人的橋段。曲子為Cuban Pete,倫巴風。

憑跳舞畫面就足夠成就經典了!

功不可沒的配角︰Milo

這隻狗太搶眼了!

既可愛又有「才華」,盜鑰、盜面具樣樣來,鐵定有部分的票房來自它身上!


被刪減的段落

片子刪減了兩個段落,一是開場的介紹,講述面具的來源;二是記者領便當的「慘樣」,以詼諧的姿態告別。雖然看似可有可無的畫面,但這兩段的設計仍算用心,留於片中播放亦不會感到冗長。






面具︰來由與象徵

故事並非「原創」作品,而是漫畫改編而成。其背後的公司為Dark Horse Comics,《萬惡城市》、《地獄怪客》、《300壯士》都是旗下作品。

片名「摩登大聖」,大概是借了當時台灣的流行語「摩登」一詞套用之﹙就如同《豬頭,我的車咧》的「豬頭」一樣︰現今少有人在用「摩登」、「豬頭」等詞了﹚,不知這樣的片名對當時是否有吸引力?﹙不過九零年代時期,好萊塢的片尚未氾濫,大都還是以港片為主﹚

面具的由來︰原來裡頭封印了北歐神祇︰洛奇﹙Loki﹚,是個喜歡調皮搗蛋的神,而面具繼承了他的性格,所以帶上面具的摩登大聖,才有這麼多的鬼點子。

另一方面,正如「專家」所言,生存於社會上的人們,無疑是帶上面具示人。因而等到真正的面具上身,引發出最深層的欲望,不再受任何束縛﹙也許與化妝的小丑等意?﹚顯現最根本的性格。

但《摩登大聖》並沒有探討地太深入,因為本片的宗旨︰歡樂至上!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