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mind.jpg

看了預告,起初是這麼設想的:

坐了與孫悟空雷同的運輸機飛降到了地球,目的不詳﹙大概也是統治地球之類﹚,沒想到有個對手﹙城市超人﹚也有同樣的想法飛往地球,並搶先「擄獲」了群眾的心,於是麥克邁不甘心,採用了敵對的方式進行,期望獲取「統治權」,沒料到被綁的小市民﹙羅珊﹚不吃這套……

而故事的最後,方知原來城市超人才是最後的壞頭目……

猜想,全盤接錯。

**

  ferrell.jpg  farell.jpg  sponge.bmp

(造型好像章魚哥)

一時之間,很難道出看完《麥克邁:超能壞蛋》的感覺。

畫面絕對是精采的。上次看以「超能力」對決的動畫,已是2004年的《超人特攻隊》;充滿速度感的移動,以3D觀看,定能使視覺獲得飽足感。﹙最大賣點:飛行的建築物﹚

迎合孩童的笑料?不缺,「彆腳」的特性已夠成為歡樂點,還有個成事不足的助手,兩者相加,夠用了。

教育性質?

就2010年夢工廠三部動畫﹙另兩片:《史瑞克4》、《馴龍高手》﹚,本片讓我最不易理解。

**最不易理解的部分:加入麥克邁的童年

in jail.jpg

我想是因為它顛覆了我既定的刻版印象:英雄理應背負責任,壞蛋罪有應得。不,即使英雄累了洗手不幹了,壞蛋漂白除三害向善,也並不是罕見的設定。

這原因出在哪?

重看了一次,才發現原來我在意的是,麥克邁小時候被「排擠」的片段;若兒時的畫面都沒寫進劇情中,直接從成人時期對決故事說起,故事就較為明白些。

因為我內心裡覺得,總要替被排擠的小麥克邁發點聲──即使有個片段都好。

可卻連個影子都不見。

那種「潛在壓抑的不平」讓我頓時懂了些︰這樣觀眾對於成年後的麥克邁之無惡不作的行為雖感到不滿,但會在內心的某一塊替之感到惋惜,甚至憐憫他。

然又話說回來,這樣的理解又更進一步的暗示著:對於小惡﹙?﹚不斷的人應給予其機會做好事,因為他有可能有不為人知的悲慘童年﹙透露著「人性本善」的性格?﹚──即是,對於有罪之人應給予譴責,但也得給其自新的機會﹙緣由:理解其過去的成長背景﹚

但這也有幾個前提:一來,麥克邁僅有破壞城市的安寧﹙糟蹋市容﹚,並未傷及任何人的性命,二來他自己先俯首認罪﹙自己進監獄﹚,懲罰自己的過錯。這兩個前提下,給予同情與改過的機會,彷彿才說得過去。

可惜的是,解釋了這麼多,仍無法解決排擠的問題。﹙成為我看本片時留下的「疙瘩」﹚

**超能力者的孤寂

其他部份就較容易懂了。

將重心放在超能者身上,不難發現,他們三人有著共同點:孤獨。這樣的特色並不難見──超能英雄裡最愛探討的內心世界。

城市超人﹙metro man﹚的倦怠:光芒萬丈的表面生活


metro man.jpg

此為最容易探討的角色。

《蜘蛛人3》、《鋼鐵人2》、《我的超人女友》等等成為萬人迷之後的代價:沒有自己的空間,絕對不存在的私生活。倒不是會被認出,他絕對可透過偽裝,行走於人群中不被認出﹙片尾即是如此﹚。

只是一有危機就得出動,否則便被人們質疑他到哪「偷懶」去了。

metro man的名字從metro city而來,而這字彷彿又是傳遞 metropolis﹙大都市﹚之意,暗示著城市超人背負的責任;不能有「自私」的行為,不能掩耳不聽、視而不見,否則就是辜負自己的超能;正是英雄的「無形壓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他﹙她﹚們非得幫助人們不可?不能低調的過自在的生活?

可以的。

但發現他﹙她﹚們都會忍不住使用超能力,或是無法忍受不實的報導,替自己爭口氣。說自己想要低調的日子前,是因為他﹙她﹚們已過膩了受矚目的生活。

可說過去這樣高調的生活,是「自找」的。

麥克邁﹙Megamind﹚的寂寞:不被肯定的人生


megamind 1.jpg

以名字借題發揮:有著這麼好的頭腦﹙mega-mind,超級頭腦﹚,怎不用在正途上呢?

故事已經透露,因為小時不受肯定,所以想以另一種形式獲取認同;找了另一個對手來抗衡,有了他,自己的能力才能被「肯定」﹙成人版:《黑暗騎士》﹚,而這肯定,就是來自於「眾人」──擊垮了被認可的城市超人,彷彿自己的能力亦能被點頭。

可不是?

他發現打敗城市超人後,其「肯定」並沒有來得比預期的多,第一個想法不是反省自己的作為,而是重蹈覆轍,製造另一個能力相仿的對手,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獲取「認同」。

能力至上的價值觀。

直到遇見了羅珊,他的被認同感才從眾人「縮小」至「個人」,「能力至上」的外在表現變成「涵養為重」的內在價值。﹙題外話:故事裡的偽裝,imdb指出仿造了《大鼻子情聖》的角色,女主角名正是羅珊﹚

說到底,麥克邁過著沒有自信,極需肯定的人生,所作所為,正是排解內心的寂寞﹙目標﹚,遇見羅珊的前後,改變的是處事的「方法」,但目標始終不變。

泰坦﹙Titan/Tighten﹚的壓抑:初獲能力的恣意妄為


titan.jpg

泰坦,或是小人物哈爾﹙Hal﹚,他的寂寞代表市井小民間的情愛,與麥克邁有些相似;以為有了能力,就能獲取芳心﹙吃到麥克邁的「口水」﹙台語﹚?﹚,得到羅珊喜愛。

可大膽的設想將泰坦、麥克邁、城市超人視為綜合體:「泰坦」為剛得能力的超能者,宛如重獲新生,但無法妥善運用能力;過一陣子,成為能力控制妥當的「麥克邁」,但還未受到市民尊重;做了一陣子善事,身份轉換成「城市超人」,最後因累了,想要休息喘口氣。

好個「超能英雄培養史」!

將角色的成長分飾三角,就成了《麥克邁:超能壞蛋》了!

**

配樂由Hans Zimmer和Lorne Balfe擔任製作,但我想最有印象的部分非片尾莫屬:麥克傑克森的"I'm Bad",以及片中的"On the Highway to Loving You"。

動畫搭配流行樂的畫面,永遠看不膩啊!

I'm On The Highway To Loving You



I'm Bad



**

本片劇情有好壞善惡的角色,而慶幸的是並未有人傷亡,連壞蛋消失的畫面都沒有。

唯一的悲情人物,大概只剩伯納了──當然是真正的伯納!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