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ocq.jpg

非得從片名「Vidocq」介紹起,才會使本片多一點趣味。

扯遠一點,談到早期知名的偵探,多數人想到的不外乎是福爾摩斯、白羅等,然這些畢竟是小說角色;若要舉出真人版,一時間還想不出什麼代表。那麼,「Vidocq」這位人物絕不能錯過。

他被視為「史上第一位私家偵探」、「現代犯罪學之父」;具有如此耀眼輝煌的頭銜,光此緣由,就非得認識該大人物不可。本名為尤根.富蘭克斯。維多克﹙Eugene Francois Vidocq﹚,生平正如片頭所介紹:少時被補、爾後越獄逃亡、最後替警方工作、還另創了私家偵探社。

這麼「扯」的事情,原以為全是想像的世界;一查之下,竟有部分符實。

real person.jpg

1775年出生。兒時就愛鬥劍﹙fencer﹚,但有不良惡習:偷竊,十三歲那年偷了家中的銀器變賣,被父親報警將她關於牢中兩星期,希望藉此警惕。沒想到他依舊桀傲不馴,十四歲那年異想天開,偷了家中一大筆錢,想要前往美洲生活。路途中在雜耍團中打工,他得扮演吃生肉的野人、或操作木偶等,工作認真,但因不時調戲雇主的太太而被開除;最後旅行到老家附近,因思念而回家企求家人原諒。

成年之後愛上某女孩,卻因她與他人偷情,憤而打人,入獄被判刑三個月。於獄中又被指控幫他人偽造假釋資料,又被增加刑期,但他本人認為是子虛烏有之事,因而逃獄。

抓了又逃,逃了又抓,躲藏了十餘年,將滿34歲的他又被逮捕了。他打算改變生活:以做告密者為誘因,與警方合作。先與獄中犯人混熟,將資訊告知警方,這樣的生活過了二十個月。

於巴黎警長Jean Henry擔保之下,他獲得釋放──當然得偽裝成逃獄狀態,以免被獄友識破。出獄後他仍以臥底為職,利用變裝、多重身分等手段取得罪犯的信任,進而逮捕之。

hat.jpg

1811年底,維多克成立了便衣組織,直到隔年這組織方被官方認可,並於「Prefecture of Police」的保護下運作;1813年拿破崙簽定退位後,更加成為強而有力的單位,並被賦予了名稱:Surete Nationale。

這組織不乏罪犯,如Coco Lacour就是其接班人;規模亦不大,到1824年亦才28人,但確實降低了巴黎的犯罪率。1827年,因政治理念考量下,他辭職了。

1833年,他成立了「Le bureau des renseignements」,被視為最早的偵探社,其雇員依然是前罪犯。這樣的組織與運作模式自然會遭到警方關切──總而言之,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

維多克的貢獻包括彈道學、犯罪學等,對文學上的影響亦不容小覷,如知名的法國文豪雨果作品《Les Miserables》﹙孤星淚﹚,更別提其他偵探推理小說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Eug%C3%A8ne_Fran%C3%A7ois_Vidocq

**故事背景

lightning.jpg

時空背景為1830年,正值法國動亂時期﹙請原諒我的歷史知識不佳﹚,反映在政府與人民的表現上。看看這個失序的社會:雖然發生了謀殺案,人民不因害怕凶手而心惶,卻是因大局動盪而不安,不時可見街道上有著混亂的場面;看不到政府單位出來管制,因為早就自身難保﹙瞧那高層之建議:別涉入太深,歇會兒──暗示著別逼人民太急﹙因為有抓了幾個嫌疑人﹚,否則可能遭到「反撲」﹚

毒窟猖獗、娼妓氾濫,不見官員取締,不是無空管轄,而是亦是消費者一員。

是的,名探維克多便在這樣的失序年代辦案。少了他,引起的社會震盪有多大?除了當日的報章頭條,以及事件的相關人於此「交集」外,再也看不出其他的影響了﹙犯罪率上升?本來就夠亂了,不差這樁﹚

殊不知,除了合作夥伴、舊上屬與案件相關人外,尚有一人對此兇殺感到興趣──隨著他的調查,才發現事件並不單純……﹙夠「「玫瑰瞳鈴眼」的調調!﹚

**面具下的世界

mirror.jpg

《奪命解碼》可視為十九世紀的推理片,它有著一般線索推移的模式,慢慢地抽絲剝繭,找到關係人;但又並不純粹,添加奇幻元素,似真似假,自由心證。

永保青春、處女、鍊金師、毒品……這些與時代背景有所牽連的關鍵字就不再考證,也不做第二聯想﹙懶得大費周章找到其歷史性﹚,唯一引起我注意的是「面具」。

片中有許多人物的臉部特寫,「氾濫」到不可忽視的程度,有面部的﹙側拍、正拍﹚、有眼神的、有唇部的,另外亦有酥胸的連續鏡頭,有時場景以有幅度的方式呈現﹙非常外行人的描述!﹚,一切的一切,似乎要傳達被面具所覆的視野是有限的──雖然那是一體成形狀。

**

shock.jpg

本片給人的觀感是極具「挑戰性」的,然若只談推理成分,倒也能得到些許滿意。

故事算是以雙線處理﹙雖然另一條微薄到不行﹚,推理中亦有驚險成份;所見的每個人都是嫌疑者﹙有時語帶保留,語焉不詳﹚,誰是兇手,非得到謎底揭開不可才知曉。

但若對維多克本人生平有興趣,看了本片鐵定會大失所望──說白點,他僅存在於「回憶」中;此外,此事件完全虛構,僅是借用此一角色罷了!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