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

千萬不可視之為題材嚴肅的戰爭片,否則就會以為自己看了「鬧劇」。一來,此是僅以時代為背景,但角色為恣意創造的影片﹙片中並未點明將領小兵的名字﹚,故毋須鑽研歷史︰套於每個時代皆可。﹙正是「History repeats itself.」﹚二來,彼此的攻擊,與其說刀刀致命的互毆,倒不如說巧妙過招的爭鬥;三來,口音肯定被挑剔,不論是衛國未來的掌權者,或是梁兵,說起話來便知此母語絕非中文﹙其中之一還有南韓演員!﹚,而現代式的對話也城為主軸﹙「挺好的」這一詞是近年來的常用字嗎?﹚。

簡而言之,以用「輕鬆詼諧」的眼光進入狀況,會較為入味些。此一方式,將戰爭中人鬥的血淋淋鏡頭降到最低,使害怕血腥、屠殺的觀眾能接受,並可進一步地思索《大兵小將》中所欲傳達的道理。

故事刻劃著戰爭的荒謬、殘酷與無奈。兩兵的交戰竟是為了王室之爭,大動干戈,將另一小國視為實驗性質的戰利品,以證明領率的能耐,此般「小家氣子」的鬥爭之由,怎不令人氣憤填膺,怎不讓人感嘆上位者的濫權?另外,特地選出了非戰國七雄的小國:衛與梁,突顯出即便兩人早已自行約定﹙至少十年,秋毫不犯﹚,仍逃不過大時代的汰換,被大秦一一蠶食,那份口頭的情誼約束就顯得微不足道,那份缺憾伴隨著無奈感,於片末渲染開來。

**兩方各持的觀點

以上位者﹙將﹚與下位者﹙兵﹚的交集,點出對戰爭本質的觀感。故事並未偏頗某一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闡明各自的思維,取得的平衡點,描繪出《大兵小將》蘊含的哲理。

flower

小人物:梁兵之無所爭

「一條大路呦,通我家

我家住在呦,梁山下

山下土肥呦,地五畝

五畝良田呦,種點啥?」

那首聽了一遍就能朗朗上口的小曲,道盡了庶民的真正心聲。戰爭下的徵召,各家男丁避無可避,非兵力者亦徵入,家破人亡者大有人在。瞧那滿山遍野的屍骸,宛如是上位者犧牲的戰棋,用盡了全扔於僻野之處;最可悲的是,那所謂名留青史之事,他們皆沾不上邊,僅是淪為菌蠅之囊中物。本就不醉心於戰事的務農子弟,懸念於先父的囑咐︰「孩子們,聽著!你們哥三個,活一個,為咱家傳宗接代」,似箭的返家之心溢於言表,滿腦想著肥沃土地上該種點啥物,哼哼唱唱地,好不快樂。又,滿口都是「先父經」,這會兒提我爹說︰「老鷹小雞,放在鍋裡都叫肉」,那會兒提我爹說︰「踩到熊糞會走運」,彷彿一旦不提及父言,就會忘了他似的。

務農的梁兵直言,兵家之爭都是那些大人物所引起。他該是十分怨懟衛將的,卻沒一刀以解千愁恨,自然可提「活捉敵將,良田五畝」現實之緣由,甚可終生免兵役,此等好事,怎不嚮往?於是,「他是我的好運氣」、「你是我的俘虜」、「﹙衛將﹚你耽誤我的大事!﹙梁兵﹚你就是我的大事!」的精神貫徹了整部戲。

當然,不可不提梁兵的良善面:「殺!殺!殺!我就是個種田的,我不會殺人,也不想殺人。要是把我逼急了……我也不會殺你。」;而那句極為諷刺的話,也說明了衛將尷尬的處境︰「他們抓你,想讓你死,我抓你呢……想讓你活!」梁兵將先父的價值觀發揚光大︰「只要活著,就挺好的」,也因此,將此慈悲之心移情到過去敵人的身上。

遭受衛將的百般嘲弄,小人物來小人物去的,「你這種兵,是丟梁國的臉」,難道梁兵沒有傲骨的氣魄?

梁兵秉性樂天,「作小人物,挺好的」,老爹的生活哲理一再反覆:「怕死不丟人,冤死才丟人」、「痒了就撓撓,倒楣就笑笑」,回敬了衛將的口舌譏諷。但他絕非無傲骨之氣,丟國家的臉一語刺傷了他的自尊,說什麼也要拼老命一較高下。那可不是「假劍傷」、「假血漿」的偽裝法,而是一對一的「公平」決鬥。因為在他內心的某一塊,也想報效國家,但無非是惦記著先父遺言,而「我大哥最能打仗,戰死了;我二哥呢,最老實,也戰死了。我家阿,只剩下我這個獨苗了」,怎麼樣也得達成老父的心願才行。

對於戰爭,小人物的他自有一番見解。「這年月到處打仗,到處抓人當兵,他打他,他打他,有什麼好看的?」戰爭中的廝殺,他無能理解其道理;他也不知,「可這種仗打來打去,什麼時候才是盡頭阿?」身為小棋的梁兵,無能知悉終結之日;他只知道,「你們兄弟在鬥,我們梁國還賠上兩千兵呢!」這般直接了當的緣由,就是引戰的罪魁禍首。

他只知道,「只要你們不打我們,我現在就能過這種生活!」

沒有什麼複雜的道理,僅有簡單的「井水不犯河水」,就能避免爭鬥之事,就能習到先父所傳之二字:「太平」之道,小人物梁兵這麼衷心企盼著。那三腳洞口內的約定︰「永不侵犯我們梁國」,字字鏗將有力,堅決中又流露一絲絲的悲憤──因過去所鑄之錯再也挽不回,只求未來不再二過。

小人物的盼望不是金銀財物,「有五畝地,種什麼好呢?」,欣喜地僅放心思於梁山下的沃土,那區區的幾畝地。而劇中也給了梁兵這般天真的戰爭觀些許暗示。那般暗示,正巧發生於兵將分開之際,各有各的獨特遭遇,梁兵這方呢,就拾到了跌落的幼雛。「覆巢之下無完卵」不言而喻,正是指到他所不知的梁國現況。

小人物的痴心希盼,無能抵抗大時代的洪流,只能隨波逐流;即便有力挽狂瀾的決心,螳螂擋車的微薄之力又能奈它何?那份短暫而未能實現的美夢,怎不令人傷感萬分?那句「我沒有丟梁國的臉吧?」無力回天的遺言,又怎不令人淚潸潸?


 

Alex Wang

 大人物:衛將之長恨

「如果是你活著回去,要跟你的將軍說……我是戰死的,我是在沙場上戰死的。我沒有丟衛國的臉。我們雖然全軍覆沒,但是衛旗沒有倒。」

衛將過去意氣風發,驍勇善戰,「打下梁國,輕而易舉」;瞧他過去的生活:「肉之迷者,心胸之處;魚之迷者,懂海之浪」,過著連稻米為何物都不知的雍容華貴的日子﹙笨蛋,米就是稻,稻就是米﹚。如今率兵千銳,竟無一生還,外加負傷,且被小兵所擒,怎不讓他英氣頓失?「我們可以踏平諸侯,統一天下,最後修一個巨大的陵,無數的寶物陪葬,躺在珍寶堆裡……現在死在這兒都沒人埋。」,大勢已去,卻依舊念念不忘若情勢不同則可能擁有的富裕。

一方面慨歎「眾鳥皆有所登栖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自詡為尊貴的鳳,獨來獨往,這會兒不得已與小兵「廝混」,有損其地位;此話一出,便被小兵反唇相譏:「什麼什麼雞跟鴨的,你別說了……鳳凰掉了毛,野雞都不如!」不經意地直諷衛將如今狀態就似無光輝的聖鳥,什麼都不是。而另一方面「士可殺不可辱」的骨氣仍舊尚存,直許「我只想死的光明正大」,給他一劍,以死明志;給他尊嚴,直咐小兵他的遺言:他是光榮地亡於沙場,而非受辱地被補。

那般高傲的骨氣,不難理解他起初對小兵的輕蔑︰「一條大路有通你家,你空手回家吧!」、「我封你為……御醫總管」,淪為落水狗的他,仍持高姿態睥睨之。也因此,滿口戰爭經,亦是大將之風的傲言:「有戰爭,就有勝者;只有勝者統一天下,才會真的不打仗。你這種小人物,才有規矩的生活。」,所以,他一度看不起裝死的小兵。

說來諷刺,此狂妄之言面對大熊的逼近,一點也用不上;到最後,他也得採不動姿態以逃過熊口之殃。這也應驗了小兵之言︰「打仗嘛,有什麼公平不公平的?」什麼奇招盡出皆可,活下去才是王道。

一度分開的兩人,讓大將有了別於小兵的旅程。他不自覺地經過了民女渴求已久的終點,那棵掛著滿滿「太平」希望的許願樹。大將僅顧著大放怨言,忽視了一旁景致,彷彿忘卻了自己曾說的話:「這二字,不簡單」,似乎也暗示著若不在意,他的原生國將無太平之世。

血濃於水的情感,才讓滿腔熱血的大將稍加澆熄了熱度。過去的仇恨竟是如此不堪,非得同源子孫相殘不可,直到一方的自刎,才知道那樣的敵對可笑不已,才知道那樣的悔恨更令人椎心。

時機來的太晚,面對無法挽回的大錯,方能大徹大悟,民女的「報應」之言宛如警世語般,多日後仍揮之不去。大將甘心就擒,也許正是悔改與彌補的心相成之故:一來替自己的衝動行事﹙父王還因此心傷而崩﹚贖罪,所以願受敵方之捕;二來,或許也想替對方補償些什麼,「五畝之地」既能使其生活富足,何樂不為?﹙當然還有諸多原因︰不殺之恩,治癒之恩,解救之恩等等因素的加總﹚

小兵因見其兄弟之情而動憐憫,於事後放了大將。仔細一想,不論是否有兄弟戲碼,小兵有八九成機會放人。夢境中的暗示,已告知補捉將領所得的賞賜之可行性不高,極可能被誤解;而加上小兵天生憫人之心﹙有仔兒的動物皆不殺﹚,深諳大將的下場恐只有死路一條。於是,釋放一事,勢在必行。

宛若新生,經過宮中巨變的大將﹙太子﹚有所體悟,小兵之言之行如醍醐灌頂,讓他不自覺地亦哼上那首溫暖,那首承載小兵無限願景的小曲。透過大將所吟唱,彷彿那希冀已賦予有份量的承諾,彷彿那盼望已然成真,讓小兵無力抗衡的悲悽下場格外令人不捨:

「一條大路呦,通我家

有妻有兒呦,馬房大

雞飛鵝飛呦,牛羊壯

種豆種稻呦,油菜花。」



**貼切之標題


《大兵小將》不僅透過小兵之言述說小人物的無奈,也透過民女之曲表達其心: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
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
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小人物的期望,不過是幾畝地上的幼苗;小人物的憂心,不過是愛人是否溫飽。兩者心之所繫僅是小小希求,皆不若大人物的鴻圖大志;諷刺的是,大人物的宏願無能照料至小人物的小願。

而一路上,大將之志皆無所伸,反倒小兵自得其樂,隨遇而安的性格,使諸多逢凶之事逐一化解。於是,「大」兵「小」將,成了最適切不過的題名。

**終語

《大兵小將》並非無瑕之作,正如開頭所言,雖不該嚴肅看待﹙簡直可視為喜劇﹚,但各式口音的拼拼湊湊,屢次讓我出戲;而誇張神情的點綴出現,讓我一度繃緊的神經已彈性疲乏,不再認真看戲。

儘管有些許「遺憾」,但比起《錦衣衛》、《江山美人》等古代戲碼,《大兵小將》已算是中上之作了。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