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

有段時間沒看歐美長篇小說了。上回光看《群》,斷斷續續就耗盡九到十個月的時間﹙瀏覽兩次,一日十到二十分鐘﹚;但有三部系列小說,分別是《迷霧之子》、《冰與火之歌》、以及本部《飢餓遊戲》,在我心裡成為「欲購書單」已經一段時日了──礙於目前高居不下的價碼,遲遲沒能下手──等到「時機成熟」,就會立即入袋,品嘗其書香。

看完本片,更加提升了購書之欲。

天外飛來一筆。先前似乎以養成先看小說,再看電影的習慣,此觸發點,印象中因《魔戒》之故。高中時期無比盛行,然當初未有看長篇小說的時間與習性,原先認為直接看影像較省時間,但「意外」總來的太突然:正替首部曲裡的灰袍巫師之「大愛舉動」而感傷之際,那份惆悵就被已然讀畢的同儕的無心之語所「化解」,傷感之情戛然而止,更多的是,不解的愕然,漸而渲染開來。

於是,為了保有第一時間的感動,採取了先讀文後看影的措施──上映後再怎麼防患未然,還是會被大眾媒體「好康道相報」的訊息殺個措手不及。

但這般先涉獵文字,再觀覽影像的想法,讓後者於自個兒心中的評價無法與前者相提並論:說白些,就是常見的評論文:「小說比較精彩」、「小說比較完整」。文字高於影像的評論,占了八九成,如備受肯定的《嫌疑犯X的現身》,或是《追風箏的孩子》,總覺得影像比書少了一味。﹙目前只有《不存在的女兒》,我認為影像優於文字﹚

如此的「完勝」自然可料到,文字具有細細斟酌的「時間優勢」,影像再怎麼豐富,礙於時間的長度,難有機會勝之。所以我曾一度認為,真要兼有影像的特質與文字的完整,中短篇的小說長度是最佳選擇﹙李安選的似乎都是此範圍﹚。

但為了去除「先入為主」的念頭,最近又慢慢回歸到「影像觀看優先權」,再來才決定,是否以文字補足其未能闡明部分。

扯得太遠了,回來本片。總而言之,純粹的第一印象,我是喜歡《飢餓遊戲》的。

前製作業

novel 1 catching fire mockingjay

飢餓遊戲三部曲:《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星火燎原》﹙Catching Fire﹚與三部曲《自由幻夢》(Mockingjay)為作家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的作品,其內容總被與其他作品比較,認為前驅者已闡述不少,如日本的《大逃殺》、史蒂芬金的《魔鬼阿諾》、《長途跋涉》、美國短片故事《The Lottery》或是《The Uglies Series》等等。

但作者認為其作品是受到希臘神話「忒修斯」、實境秀、伊拉克戰爭、羅馬歷史等啟發,如其虛擬國家「Panem」,是從「Panem et Circenses」,或是「Bread and Circuses」而來,指其政府照料國民的方式並非提升福祉,而是以「殘暴運動」作為人民的娛樂,本系列內容正是與此相符。﹙circus也有古羅馬競技場之意﹚

電影改編一事自2009年就有所聞。版權被獅門﹙Lions Gate Entertainment﹚所買下,原作也親自參與編劇,期望之一,是能拍成保護級的版本。導演找來了拍《奔騰年代》的蓋瑞羅斯﹙Gary Ross﹚。

角色選角

Woody Harrelson

接下來談談選角。最讓我驚訝的是,平常總以光頭現身的兩個演員,本片全都披髮上陣!一是伍迪哈里遜﹙Woody Harrelson﹚﹙我以為是Steve Zahn﹚,另一個是每回都會認錯的史丹利圖奇﹙Stanley Tucci﹚﹙這次又認成馬克史壯﹙Mark Strong﹚﹚

還有幾個因裝扮而認不出來的,伊麗莎白班克絲﹙Elizabeth Banks﹚,這身裝飾比原樣有特色、更加美豔﹙?﹚多了!還有,只要看了《孤兒怨》,就永遠不會其長相的伊莎貝爾傅爾曼﹙Isabelle Fuhrman﹚,於本片再次成了壞坯子。對了,國王樣的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也不能忽略──這年頭能「一眼即辨」的德高望重型國王已經不多了﹙我老想到彼得奧圖﹚

最後回到男女主要角。女主角凱妮絲﹙Katniss﹚的名單中有

   Emma Roberts Chloe Grace Moretz Lyndsy Fonseca
名字

艾瑪羅勃茲

﹙Emma Roberts﹚1991

克蘿伊摩蕾茲

﹙Chloe Grace Moretz﹚1997

琳西馮塞卡

﹙Lyndsy Fonseca)1987

過去作品

《人魚公主的愛情魔法》女配角

《血色入侵》女主角  
  Kaya Scodelario Hailee Steinfeld  Shailene Woodley 
名字

凱亞絲柯黛蘭莉歐

﹙Kaya Scodelario﹚1992

海莉史坦菲爾德

﹙Hailee Steinfeld﹚1996

雪琳伍德利

﹙Shailene Woodley﹚1991

過去作品 《2009月球漫遊》女配角    
   Abigail Breslin  Emily Browning Saoirse Ronan 
名字

艾碧貝絲琳

﹙Abigail Breslin﹚1996

艾蜜莉布朗寧

﹙Emily Browning﹚1988

莎柔絲羅南

﹙Saoirse Ronan﹚1994

過去作品 《小太陽的願望》女主角 《不請自來》女主角 《蘇西的世界》 女主角
  Mary Mouser     
名字 Mary Mouser﹙1996﹚    
過去作品      

最後人選為1990年出生的珍妮佛勞倫絲﹙Jennifer Lawrence﹚──《冰封之心》女主角,此一人選深得原作之心:雖然演員比角色年齡長,但角色具有成熟的氣質,而原作認為珍妮佛是唯一抓住角色特質的人;珍妮佛本身亦是書迷,她可花了三天深思,才決定接受此角色。說來好笑,我的「眼殘」功力再度發揮,竟將她看成艾蜜莉布朗寧,還以為這女孩怎麼長這麼高了。

男主角比德﹙Peeta Mellark﹚的人選

   Alex Pettyfer  Lucas Till Alexander Ludwig 
名字

艾力克斯派帝佛

﹙Alex Pettyfer﹚1990

盧卡斯提爾

﹙Lucas Till﹚1990

亞歷山大路威

﹙Alexander Ludwig﹚1992

過去作品 《獵殺第四行者》男主角 《X戰警:第一戰》的法官 《黑紀元:光明追捕手》男主角
   Evan Peters Nico Tortorella   Hunter Parrish
名字 Evan Peters﹙1987﹚ Nico Tortorella﹙1988﹚ Hunter Parrish﹙1987﹚
過去作品      

喬許哈契遜﹙Josh Hutcherson﹚拔得頭籌,贏得此角色。看比德選單中,才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其他片商一直想複製《暮光之城》的成功,想將艾力克斯派帝佛打造成羅伯帕丁森,結果《野獸情人》與《獵殺第四行者》都沒能有此成效,沒想到《飢餓遊戲》竟完成了此目標。而片單中還有亞歷山大路威,雖然他沒接到此角,但演了另一個反派的頭頭角色Cato,也算圓了演《飢餓遊戲》的夢。

男配角蓋爾﹙Gale﹚的演員選單有

  Chris Massoglia David Henrie Robbie Amell Drew Roy
名字

克里斯馬索格利亞

﹙Chris Massoglia﹚1992

大衛亨瑞

﹙David Henrie﹚1989

Robbie Amell﹙1988﹚ Drew Roy﹙1986﹚
過去作品 《鬼不理的助手》男主角
《借物少女》美國版男主角配音
   

演雷神索爾的親弟弟連恩漢斯沃﹙Liam Hemsworth﹚接演了本片。話說回來,從男女主配角人選中,不難發現有許多皆是童星出身,且演過不少要角片。但可想而知,暢銷小說三部曲一出,不怕找不到人選。不像《哈利波特》的千萬人海選,而年紀也有一定考量,所以「參考名單」中大都是有演戲經驗的。

票房

獅門不諱言的說,雖然此為暢銷小說,二三集是否決定拍攝,取決於首集的票房。這下可不必擔心了︰上映前一個月,於北美所賣出的預售票,不僅打破《暮光之城︰蝕》的記錄,當日賣出的票占了所有預售票的83%,這麼備受歡迎!

首周票房記錄也十分驚人。史上排行第三,非續集第一;即便次週跌幅高達61%,成績以來到了兩億五千萬,就成本僅七千八百萬美元相比,早以撈夠本了﹙樂勝今年於北美票房失敗的《異星戰場強卡特》﹚。

續集已然敲定,預計於明年底上映。

爭議處

imdb目前評價為7.7﹙依情勢看來,7.5為回穩分數﹚,爛番茄亦有85%,評價相當的高。但某些影評就選角上有所感︰主要是十一區非裔的問題。書中提到黑皮膚﹙dark-skin﹚,並不代表就該是黑人扮相,有些評論甚認為這牽扯到種族問題﹙咦?就沒有人對華裔面孔發聲?﹚。幸好,此爭論引起的「旋風」並未影響票房。

**差強人意之處

Gary Ross

搖晃的鏡頭下,帶我進入了施惠國的第12區﹙導演說此番用意,是為了營造出女主角的視野﹚

我想我得承認,幸好在沒看過小說的前提下觀影,讓我邊看邊幻想下一步會有什麼奇妙的變化︰光看到第12區,腦中瞬間就連到《暴力特區》﹙13區﹚,《第九禁區》,53禁區……以為隔壁區會有什麼樣的特別處。這樣的猜測有八成都沒料到──這正是我喜愛的原因。

但這功勞應歸功於小說,而非電影才是。我已能想像:讀完文字再進戲院,就會成了批判大會﹙愛之深責之切阿﹚。先說片頭好了︰我非常不習慣故事背景以文字展現,特別是最開始的時候,注意力尚未集中之際,文字就已收工﹙那樣的跑字特別會出現在歷史故事﹚

接著,故事以蜻蜓點水點過一些小細節,這倒無妨,如本片看不出徽章的重要性,也沒能詳述團隊、資助者等與參賽者的關係﹙我就不瞭解濃妝大姊的用途為何﹚──但這些若於文字饗宴後才入口,肯定嫌少一味。

而保護級的程度未能作到「刀刀封喉」的等級︰若提升到輔導級的門檻,劇情的力度也許能到達文字的張力。

比較明顯的瑕疵是︰明明標題打上了飢餓遊戲,明明遊戲中以強調食物與水源才是存活的關鍵,可惜的是,影片中並未拍出「渴望」,尋找生命資源似乎是輕而易舉之事。這下子,很容易變成「文不對題」的情況﹙就像《Clash of the Titans》,2010年的版本,片名提倒「泰坦族的衝突」,片中卻只是柏修斯的冒險﹚

幸好以上的「小缺失」沒能左右我的興致,且又不厭其煩地再次肯定,選角的年齡實在太恰當了,光是成熟度就能鎮壓住大場面。﹙比起老是被我拿來當範例的片子,勝之不武阿﹚

於是,樂在其中的冒險於焉展開。

**

飢餓遊戲所探究的主題有三︰﹙1﹚遊戲本身;﹙2﹚遊戲背後的意涵;﹙3﹚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一度嘗試使用三段式說明,卻發現過於瑣碎,太過條列式闡述;直接從遊戲設計的目的去頗析,似乎一切都明朗了起來。

遊戲的起源與目的

Elizabeth Banks (Ⅱ) 

Happy hunger games!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遊戲主旨環繞於該句話上︰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以此顯而易見的口號理解其由,不僅遊戲本身,甚至施惠國的形貌也被勾勒出來:

原來,這個曾經過動亂的國家,將國土劃分成十二區,以利管轄;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色」──片中沒演,僅提及了部分區域﹙如十二區以礦工為主,一二區為訓練勝利者而生,第十一區為深皮膚者居住地等等﹚,海報卻有標明出來。除此之外,理應有一屬於「貴族區」──競賽與他們無關,僅需負責提供「資助」即可。

小老百姓的被迫承擔

Liam Hemsworth

另一方面,依照過去的「慣例」,害怕動亂再度復發的管理者,就說是國王好了,若不是全面民主化,就不外乎是採取高壓策略,如奴役人民做苦力、重課稅、民間監督機構等等,控制言語與行動。但施惠國既非民主化,也不用高壓方式,而使用古羅馬的競技概念管制。

一時間,真無法理解為何使用此策略。古羅馬所參與的人,被上層定義為「奴隸」,但施惠國所參與者都是人民,這樣的犧牲換取榮耀,怎麼看都是百害無利,自尋死路──怎可能不群起激憤,反抗心驟升?

根本覺得辦理第一屆時,一定就會有反浪聲潮才對阿,怎麼可能辦到了七十四屆?

此時此刻,《鐘點戰》的背景竄於腦內,相較量之下,竟發現可相互輔助說明。同樣被劃分管理的世界,《鐘點戰》的人民無機會翻身──時勢所趨,加上教育未普及開化,小老百姓無力發聲﹙或不願多花氣力做傻事──無謂的抵抗﹚,也缺乏串連一氣的共識精神,所以上層所頒布的策略,下層僅能無奈地被迫接受。

上層自以為的盛事v.s.在位者的想法

Donald Sutherland 

但更令我著迷思索的,是國王設計此遊戲的目的。

目的其一:肯定是滿足貴族世家的娛樂。瞧那些穿金戴銀的傢伙,滿心期待地看著每次競賽,提供競賽者無限資源,彷彿自己也參與此賽事中;我想,提供歡愉,自然也鞏固了國王的地位。﹙他的位置絕對是世家所拱上的﹚

寫到這裡,我似乎又發現了癥結點︰原因就出在「死亡」。如果說純粹是競賽,勝負無攸關生死之事,就能做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效果,讓百姓能願意、主動參與此遊戲,不也能使國內上下一心?

於是我開始假想兩種情況:辦沒有死亡的遊戲,或是壓根就不辦遊戲。

如果遊戲並非爭的你死我活,勝利者亦可獲得糧餉,滿足了人民需求。但似乎會衍生幾個問題:舞弊等事暫時不提﹙如果是這樣,絕對會有爭取入場券的情節﹚,首當其衝的,便是貴族不會滿足──這一點,對國王的地位會有多少威脅,劇中並沒有明說。另外,是否會使人民將心思放於工作上,還是會滿心期待這一飛衝天的機會?可想而知。而缺乏資源的取得,國家又否會有所缺?

根據上述判斷,無關生死的競賽,「弊多於利」。

那麼,不辦遊戲呢?

Jennifer Lawrence  red

除了不能滿足貴族外,人民倒不需擔憂自己孩子是否有生命的危險,也能將重心放於工作上。這麼一來,似乎問題就很明顯了:暫且不考量「貴族滿意度」的需求,政府與人民是什麼樣的關係?

上層期望從人民獲取資源,靠他們來做黑手之事,另一方面,卻吝於給人民福利──沒有遊戲的前提下,即使沒受教育的人民也會思考:憑什麼一直幫上層做事,卻又沒有任何回報?如此的造次之心,於日積月累下緩緩生成,逐漸壯大,於是造成前朝的動亂。

為了防止戰亂再次發生,竟不是從生活品質改善起,而是以直觀的解決方式。要福利,可以,但有交換條件:一張飯票等同於增加一次抽籤機會,年齡增加一歲,也提高一次機會。

那為什麼不以勞力直接取代生死遊戲?即是,多一次當國家免費勞工的機會?

我的推想是:做久了,一定也會冒出質疑的想法──這樣的條件交易,等同於被剝削了兩層皮?

那個抽籤前的介紹畫面突然進入腦內。既然上述方法﹙看似﹚不可行,那就以震撼教育方式植入民心︰這麼想要戰鬥嗎?好的,那麼就定期舉辦戰鬥遊戲,讓你們去體驗其可怖之處,如此一來,看誰還想要舉起大旗,頑強抗爭?

這下我懂了︰到頭來就是要人民完全服從,當浮起反抗之心時,就會想起「飢餓遊戲」所帶來的恐懼感,那份以生命搏鬥換來的自由,價值可能太「昂貴」了;國王所擔憂的,我也能理解了──所選出來的「鬥士」,最好是非自願,即是抽籤而來,如今有個自願、挺身而出的勇士,這可是克服了死亡所帶來的恐懼,連生命都不怕了,難道還會擔心反抗所產生的犧牲?

遊戲的設定

Stanley Tucci

從遊戲的目的去想,遊戲所設的條件就容易理解:

那些煞有介事的訓練、介紹、輔助者,表面上是幫助參賽者對遊戲的認知,實際上是用來「展示」──讓那些貴族知道該次遊戲的「棋子」有哪些。不選定實際地點,而採用虛擬世界,也是為了控制參賽者的移動範圍,以免於賽中逃離。

但為了使「戰爭的恐懼」加深,一來得小心不能讓參賽者放棄對打,二來又得注意不能引起觀眾的同仇敵愾之心,所以適時地加入輔助資源,或是加入人為設計攻擊﹙如那三隻野獸﹚,以控制賽程。

另一方面,是年紀的限定。根據片頭凱妮絲妹妹緊張的模樣,知道歲數是以此年紀起跳,但僅到十八歲就終止﹙這是維基百科所提﹚。為何參賽者不選定成年人,而選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這正是上層控制戰亂的方式:如果參賽者是成年人,前人的傷亡一定能於幼小心靈種下強而有力的種子──思索、反抗。選定十八歲之前的青年,正有毀滅新血之意。怕自己的後代被犧牲,所以不生孩子,對於上層來說,沒差。

所以遊戲完全掌控在上層手裡。

到這裡為止,確實能有一些聯想。「自相殘殺而剩一人」的訊息,就是讓人聯想到《大逃殺》的關鍵;但比起《大》,我認為更貼近《絕命尬車》的背景︰參賽者非得拼出你死我活不可,一堆事不關己的觀眾,主辦單位有權玩弄參賽者的生存機會等等。

參賽角色的擇選

 

 

Jennifer Lawrence

最後就是參賽人員了。老話一句,沒有特質,光靠嘴砲的內容很容易讓人生厭。什麼友情至上,情感感化,日式漫畫中常有的特點,如《彼岸島》,《大逃殺》的男主角也屬於這型。

外國主角不來這套,沒有拳腳功夫,也要能夠揮舞武器才有資格登場,或最少有智慧﹙如馬蓋先﹚,一下子就能使主角特點脫穎而出。

接著是個性上的著墨。看是要親民型的,還是得冷酷型的,就是不能不上不下,什麼都沒有,或是以中庸之道行之。女主角凱妮絲便是屬於後者:起初都不跟人打交道,也不會主動出擊,與男主角個性完全相反。

互補的性格,正好能一搭一唱,讓情節有高潮,有落差。此般對立,於遊戲中完全施展開來。兩人沒有打算採互助的形式,於開場後直接各奔東西,以自己的能耐生存下去。

遊戲開啟! 

Lenny Kravitz

值得一提的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我特別喜愛上場前完全沒有配樂的片段,那股戰士赴沙場前所流露的悲淒之氣氛,靜謐地令我不由自主地顫抖:到底生命是否還能延續,就決定於下一秒鐘,完全不容許仔細思考,只剩下最直覺的反應。

所有的廝殺全被拋在後頭,當務之急,尋找安身之地。

我一直在想,凱妮絲最初到底想用什麼策略通過此遊戲?她不採取主動攻擊,也沒打算以結盟方式生存,有意無意地找尋邊緣處……等等,還是這正是她企圖所作?

我又再度的推想:如此「被動」的精神,以你不惹我,我不犯你的態度,至少度過一段時日;往後可能出現的決戰日,凱妮絲不會退縮。只是這決戰日來的太早:對方一夥人直接找上門來,欲致她於死地。

十一區小女孩的死,讓她態度丕變,下了主動出擊的決心。還沒到獨自闖英雄的時刻,就意外遇到了同鄉。什麼攜手合作、愛情萌芽、盡釋前嫌等,就不多作贅述。

Josh Hutcherson

末段的一對一對決,我一度以為是假毒莓,所以會上演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別離戲碼──畢竟連火球、樹枝、怪物等物都能憑空創造──沒料到結局竟如此平凡,一聲令下,遊戲便安然落幕。

至於凱妮絲所投下的反抗心態種苗,再明顯也不過:上級任意調整遊戲設定,將參賽者完全視為可拋棄的棋子,恣意犧牲──我已然預見,施惠國的未來,儼然套入「法國大革命」的模式,整個社會就像個無形的監獄,控管著所有人民;等到人民意識崛起的那一刻,貴族以上的社稷將會遭來一場血染的洗禮,無一倖免。

於是剩下的兩部曲──在我尚未看原著前的推測──將是施惠國歷史重演的悲劇。

現在就看有沒有導演人選,接替Gary Ross的棒子,完成此待續之作了。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