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13th Warrior poster

90年代不如今日──一年至少有10部耗資破億美元的電影──翻拍的《終極奇兵》,花費甚高,原著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還按耐不住,親自下場執導。然而,觀眾依舊興趣缺缺,毫不捧場。當年票房慘兮兮,至今仍是票房毒藥之首(通膨之後)

先前看過幾片榜上有名的「慘片」,如《割喉島》,《搶救老媽大作戰》,最後收入不敷成本是事實,但就內容而言,還算完整有條理,且能看到其所花費高昂之處,如《割》的大場面(些許爆破場景),《搶》的細膩表情。然而《終極奇兵》讓人望之卻步:我花了兩天,且在昏睡狀態中,才將本片斷斷續續地看完。

看看原名:小說有著聳動的標題:《Eaters of the Dead》,容易被誤認為「活屍」劇情;事實上,不過是《貝武夫》的改寫。麥可寫該書的靈感來源,原來來自他朋友。其友人認為《貝武夫》的情節並不引人,但麥可則覺得經過再包裝,《貝》的本質是有趣的。於是他引進了真實人物 Ahmad ibn Fadlan──第10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家──做為故事的主人翁,也將他的真實經歷加進小說中,如遇見維京人與船葬。

http://en.wikipedia.org/wiki/Eaters_of_the_Dead


我想90年代的奇幻片,片片彌足珍貴──《魔戒》與《哈利波特》尚未開啟人們新視野──讓人期待影中是否能見到什麼特效;且《終》又有好萊塢碰觸不多的主題︰北歐與阿拉伯的互搭,歐亞兩相異文化之交互作用下,彷彿能預見氣勢磅礡(ㄆㄤ ㄅㄛˊ)的史詩電影。

Vladimir Kulich

遺憾的是,跟我上回看完《征服者》後,有著相同結論:整體平淡無奇,沉悶。先是改了片名:《The Thirteen Warrior》。它是為了強調主人翁的「重要性」,卻沒有以行動表示其特點:他擅長語言能力,馭馬術以及武刀,但發揮處有限;反倒是 Buliwyf(Vladimir Kulich)戲份較突出 :殺女王又殺王,獨占鋒頭。

文化表現上,也僅著重於諾爾斯人(Norseman),如生活起居,祈禱詞,宗教傳達,阿拉伯不過是蜻蜓點水式的介紹,可有可無。(至於「語文學習」的呈現,我覺得算合理範圍:畢竟主要觀眾還是美國人,不說英語大家聽不懂)

劇情走向,真的與《貝武夫:北海的詛咒》有著相同的發展。《終極奇兵》雖然故弄玄虛,卻玩不出甚麼新把戲:迷霧,殺不死的敵人,火龍,我真滿心企盼能有出人意外之處,卻僅是虛晃一招,什麼鬼影特效都沒有。

讓人希望落空就算了,在人物的塑造上卻又毫不用心:十三個夥伴,真正有突出表現的,可能不到五位;處心積慮的王子,熱心的王后(還是王妃之類)在後半段完全消失;敵方角色也沒有深入探討,沒點出難以消滅的原因……100多分鐘的戲碼,彷彿過了數小時之久:戰場不停轉換,讓人麻痺。

我只能說,麥可.克萊頓想證明「《貝武夫》的劇情是有趣的」這件事,若觀眾僅接觸《終極奇兵》,肯定會大失所望。(後來的《貝武夫:北海的詛咒》,才有達到引人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