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

片名:연가시Yeongasi,鐵線蟲

因動物引起的疾病,一部分所見的,以病毒/細菌為主,非得靠顯微技術,才能窺知其動態(如九零年代的動作災難片《危機總動員 》);另一部分,只靠肉眼即可觀察者,又以人類所害怕的生物居多,如蟑螂(《秘密客 ) 》),蜘蛛(《小魔星  》)。牠們共同的特色:行動力「快」,且得具備「吃人」能力,諸多特性,才具有嚇人的「價值」。

然而,《鐵線蟲入侵》擺脫窠臼,走出別於上述二者的形式。

拜此電影所賜,讓我初步了解鐵線蟲的外觀與性質。根據維基百科所提,鐵線蟲屬於寄生型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潮濕地區。成蟲可獨立生活,但幼蟲需寄生在其他生物中,如螳螂,蟬,毛蟲等,於其體內獲得養分,即將成蟲時,會「控制」昆蟲的腦部,使其尋找水源,如此得以從宿主的體內鑽出,於水中自力生活;當然,宿主可能因而溺水死亡。(此行為稱為suicide-inducing parasitism,誘導自殺的寄生機制。)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居住在如此嬌小的軀殼中,鐵線蟲的長度,竟還能長達兩公尺!

(真實鐵線蟲,怕蟲者勿入!)

雖然是自然界現象,但此誘發機制實在讓人不寒而慄。《鐵線蟲入侵》即將此令人畏懼的特性,應用在人體身上。因此,初期病狀為異常飢餓(需要營養),等鐵線蟲獲得足夠能量後,便誘使人類尋找水源(大量喝水),更甚者,使人類不自覺地奔向水源集中區,而引發了「偽」跳水自殺潮。(乍看之下,與《破天慌》有異曲同工之處)。

雖然研究指出(電影也有敘說),真實世界中,鐵線蟲不會寄生於人體中,但片子描述地實在煞有其事,往後即使到乾淨的水源,還是不免擔憂接觸的可能性阿!

發現真相前:站在未知者的立場(受害者(需求幫助),政府(尋求答案),警察(發現真相))

《鐵線蟲入侵》的獨到之處,其一在於病源特別,其二在於《鐵線蟲入侵》所衍生的社會議題,幾可亂真,讓人深思不已。相當有意思的是,若從真相揭曉前,後,兩不同角度切入,則會有不同的觀後感,而這兩種感想,各自又能延伸出龐大的議題,此便能讓人回味再三,反覆咀嚼。

另一方面,《鐵線蟲入侵》具有一般推理劇的特點,真相未被發掘前,觀眾如我自個兒會先自我推敲,也許先入為主,也許刻版印象的心理作用,會認為劇情將如己所料;若走向給了迥於己見的答案時,則會於心中自我較量:到底是編劇安排較高竿,還是自己想法更勝一籌?

暫且不提及個人的評量結果,先把此兩角度的觀感剖析一番,順道了解自己觀看時的「心路歷程」。先從尚未知道真相前,單單就「疾病本身」的問題著眼。故事選了三人,作為三主線的帶領者:受害者政府,以及警察。三者的能力所及,與能力所限,深深牽動著觀眾心境;三者有著各自立場,但故事沒有下結論,無絕對對錯,是非就交由觀眾判斷。

 

Brother


受害者:選擇平民老百姓,宰赫(金明民),其重心在於「求救」,「怎麼回事?」,「藥到底什麼時候來?」,「要怎麼拿到藥?」等,宰赫當下所在乎的,也是觀眾所關心的。但他無法掌握大局,其不確定性營造了緊湊感。

政府:由女研究員善珠(李荷妮)切入。觀眾從此處,便能知道所有的訊息。首要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相關決策?」都從這邊出發。自然地,有「實驗性」的對策,不一定百分百奏效。

警察:上述兩者並不會立即關心「為什麼會有鐵線蟲?」,而這問題核心,則是身為警察的宰赫弟弟宰弼(金烔完)負責,其行動力將引導觀眾知曉來龍去脈,其危險性相對於其他二者,亦來的高些。

然而,即便三者朝著不同道路,卻是相同目標邁進,有著緊密的關連性。

GirlFriend

藥物的解決方案

故事的前半段可謂傑作:氣氛掌握地相當好。

別於開門見山的敘述──大部分開頭,不是拍攝「咳嗽」,「髒亂片段」,就是直接報導幾則危言聳聽的病況新聞,──《鐵線蟲入侵》最初只有「玩樂」「吃飽」「喝足」「交易」等與片名看似無關的畫面,讓我一度以為是否搞錯片子。直到十餘分鐘後,詭譎氣氛隨著入水瞬間,驟然蔓延開來。鐵線蟲這關鍵伏筆,近三十分鐘方才登場:因此,前半小時的不安定感(到底發生什麼事?),不斷左右著我的思緒。

中段,尋找藥方的過程,亦是《鐵線蟲入侵》獨特之處。科學方法,並邏輯推演,讓觀眾逐步接受電影設下的條件:

[1]首先,變種鐵線蟲於小腸中生存(因為小腸內有最多養分),也許有人會想「開刀取出」,編劇想到了這環,所以用「蟲緊鄰腸壁」為由,開了會有失血致死的可能性。

[2]使用驅蟲劑呢?編劇很聰明地安排,讓官員的想法付諸實行前,便來個血淋淋的失敗案例:病人隨即死亡。(省去「檢討反省」的畫面,如民眾大力抨擊無能的官員作為)

[3]可能有人也會想:那就灌水,使蟲完全鑽出體內好了。這一點,編劇也想到了,提出「瞬間衝出,有窒息的可能性」,直接打槍此想法。

既然以上皆不可,最後還是訴諸「研發藥物」一途。《鐵線蟲入侵》沒有花時間著墨於「發明」藥物上,很快地,讓事件有「轉機」出現。

生產藥物的瓶頸

現下有藥物了,卻沒有庫存,非得要有生產線,才能大量生產──而生產線的建立,又需花費點時間。可行的方法僅剩一項:將配方釋出給各家廠商,利用現有生產線,來量產藥物。然而,這獨門配方,正是獲利來源,無良藥方怎可能輕易鬆手,錯失狂撈一筆機會?當然,各家廠商肯定付不出大筆金額,來支付該無良藥方;無良者一定也考量過了,所以直接把目標轉向「政府」,要政府出錢將該公司買下:明顯的陰謀論擺在眼前,若有時間,還可先調查;然而此時刻,正是與時間賽跑的競賽,晚一分一秒,就會有無辜百姓死去,政府代表如何抉擇,這就是《鐵線蟲入侵》所傳達的重點之一。

是非對錯,明顯與否?

過去災難電影,往往會「制裁」一些犯了小錯的角色,讓他們下去領五百拿便當,如《鐵線蟲入侵》中,我本以為老出包的政府,會因決策錯誤而下台;還是老是展現大男人的兄弟倆,或高高在上的主管,會意外地感染鐵線蟲,然而以上的諸多猜測,皆未實現。當然,真正該被「懲罰」的,是那些幕後黑手,而為何沒有對犯小錯的角色「下重手」,我後來想想,才發現自己的想法需加以修正。解決方案,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折衷的結果,對於「部分」的負面影響,只得概括承受;等事情告一段落,才能回頭修正(而非當下就給予懲處)。

River

政府的應對態度

像是政府的處理能力。初看之下,會發現政府老提出無效的解決方案(如造成失控),顯示出老百姓的無奈。如老百姓聽從指示,卻未能獲得答案:就醫(卻沒藥可醫),集中管理(卻沒能有效資源),接著趕走未發病家屬,最後甚至沒收通訊軟體(都未考慮家屬心情)。

從結果論來看,會發現政府相對應的措施,很少能夠「抑止」災難擴散,通常越弄越糟。如觀看當時我就想,若發病者之一是官員親人,他們勢必會採取利己的策略。然而,若站在政府立場,則會有不同想法,而《鐵線蟲入侵》明明白白指出了官員的觀點:

一,最開始為何不「隔離管理」:「隔離管理」,這是現今社會最常採取的政策。有無法控管的疫情發生時,病患須臾隔離所內治療,避免接觸健康民眾,以及遏止不必要的災情擴散(避免人傳人)。片中的主管卻反對此做法:他認為一旦發佈此辦法,恐慌便會隨之而來(如好萊塢片中的大車潮/出國),導致諸多預期之外的混亂。

二,避免家屬接觸與沒收通訊:該主管用同樣的道理,認為需避免「人傳人」與「恐慌」的問題發生。若無法控管隔離區的疫情,所引起的慌亂難以想像。乍看之下,該高層官員完全沒有同理心(若其家人也是受難者,他的態度肯定不同),但他的判斷不無道理。女研究員善珠的立場,雖站在人道角度,不斷替受難家屬發言,但仔細一想,她完全沒有建設性的言論,只有一味的阻止,還有無比信念,說服力顯然不夠強。

Father

大男人作祟?

《鐵線蟲入侵》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觀:男性主導。

不知是否是片子刻意營造,只要女性要有所作為,肯定被打槍,如上述的女研究員,其意見完全不被重視。於宰赫家的情況更為明顯。宰赫老婆要去工作,來分憂解勞,宰赫為面子問題,直接否決她的想法;她稱呼老公時,用的是「兒子」他爸,從未出現女兒名。女性唯一發揮的機會,在於兩個媽媽相互鼓勵安慰的畫面。兩人以為了孩子為由,須堅強抗拒鐵線蟲的侵襲。

這樣安排,似乎暗示著女性僅能於「家庭」發揮功效,於「職場」上卻無用武之地(女研究員沒研究出東西,真正想出解決辦法的,反而是宰赫);女性朋友看了,心中多少會不平吧。

不過,換個念頭一想,宰赫雖強勢,但亦反映出他是個有肩膀的男人,擔起家庭責任,未因身處不被重視的職位而意志消沉,家人生病時,更是拚命地找尋解藥。這種堅毅的態度,於危難之際更是值得依賴。就是這樣的一攬全責,才能讓老婆與孩子安心地生活。

轉念之後,想法不同,原先態度也會有所更動。(當然更重要的,是有無更好的解決辦法?如採隔離策略時,應有什麼相對應措施?或是老爸宰赫的態度是否能夠稍加修正?)

鐵線蟲真相:幕後主使人到底是誰?

真相隨著宰弼,而水落石出。

宰弼私下調查老哥所待的這家藥廠,因緣際會下,發現大問題:原來,這種變型的鐵線蟲,並非自然演化而來,而是奸商的陰謀。

宰赫的公司,原先有研發部門,而研發部其中一重點項目,就是研究鐵線蟲對腦部的影響;但首先得讓鐵線蟲於哺乳類體中生存才行──這正是研發隊所造成的結果。當他們想繼續研發對抗的藥物時,被 Blue Star公司收購走了,而新老闆對研發沒興趣,廢了該部門。因此員工心生不滿,先研發出特效藥,偽裝成驅蟲藥,將藥物於市面上販賣;爾後放出病源(狗),並將大部分藥物藏了起來。

Death

前員工的角度:

[1]計劃初期的進行:

最開始會發生什麼事呢?前半段的情節已告訴我們答案:疾病蔓延,民眾恐慌,內心裡最渴望的,莫過於要得到特效藥。但大眾尚且還不知治癒的藥為何,得靠這些前員工「放出」消息──出現「意外」的成功案例。就如上述推論,直覺的方法,利用驅蟲劑驅蟲,而前員工就安排「內應」,讓該人感染後,意外地吃了某牌的驅蟲藥而康復(該人妹妹應該不知情)。

如此一來,民眾就自然而然地注意到此藥,進而前去搶購。

[2]為什麼購買公司股份?為什麼要藏藥?

大量買藥,對前員工是「好事」,為何要藏藥?原來,若未採取策略,民眾所買的藥錢,全都會進錢公司的口袋,勢必要阻斷此藥源,且得讓獲利全歸自己才行。而歸自己的方法,就是也將公司「買」下來。所以他們才會想等到股份收購超過某程度後(超過51%,才能收購此公司),才打算將藥物放回市場(此時獲利才是歸己)。

[3]突然大量買股份不是會被懷疑嗎?

沒錯,所以事發之前,便「慢慢」地購入該藥廠的股份,且他們不能明目張膽地收購股票,所以用「分散」與「替代人頭」的方式進行:有不同人購買(避免集中同一人,這樣瞬間就會被起疑),且購買者非當事人,這樣被查證時,一時間也不會找上門來(所以才會找流浪漢,老人等不相干人等來購買股票)

看到此處,本以為是前員工復仇記,但真相更為驚人!

原來,該員工主導人與製藥代表(負責與政府對談者)是大學同學;而最後的通話,更明顯地指出:公司大老闆是幕後主使人(製藥代表回說:沒問題)。以下是我的推論(與想像):Blue Star公司有不少債務問題,為了營運,因而出此不齒的陰謀。製藥代表作為「雙面人」,一方面一方面假裝站在前員工的立場,支持他們的計畫(放狗藏藥物收購股票),另一方面與政府交涉,若能成功,將能改變公司前景。

不難想像,不論內幕有無被揭露,前員工都會被殺人滅口,來個死無對證;只要出包,就把責任推給前員工。(前員工肯定被監視)

Mother

中後段:無奇的收尾

受害者的環節於後段發展則略為平庸些。宰赫大發憐憫心,造成藥物被搶的瞬間,我頓時就了解:後半段即將是無趣的找藥過程。找到藥頭,藥頭被抓;找到藥源,藥源被燒。且最刻意的是,藥落空的時間,正是妻子打來的詢問點(還不只一次)──實在過於矯情。隔離所的「掙扎」,也並不突出。這段環繞在兩個母親的牽絆,互相提醒別忘了孩子的存在。很奇妙地,母親對水的渴望遠大於孩子的需求;若能拍出孩子對水的衝動,驚悚度會提高些。

不論如何,雖然尚有些許老哏在,本質上,《鐵線蟲入侵》還是一部精彩的災難驚悚片,錯過實在可惜。

影片資訊

片長:109 分

導演:朴正宇 Jeong-woo Park(2007<高招對決>)

編劇:朴正宇

演員:金明民 (<朝鮮名偵探>);金烔完(<迴旋踢>) 

動員人數:451萬人

台:上映,撥放(東森電影),發行DVD/BD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