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estic Disturbance

十幾年前,曾租片回來看過。《禁入家園》擺在新片架上,還算熱門,畢竟當時約翰屈伏塔很紅──若看過《變臉》,就不會忘記他的「嘴臉」──紅到都有以他名字作為考題的腦筋急轉彎:去扶塔的西洋藝人是誰?

但《禁入家園》沒什麼記憶點,隔日就忘。趁今日重看記憶猶新,速記幾個不重要的心得。

**先寫演員

vince


繼父瑞克:文斯范恩(Vince Vaughn)有狠勁

多年來,我一直不喜歡文斯范恩的喜劇片。如《同床異夢》(The Break-Up),即便裡面有著我喜愛的演員珍妮佛(Jennifer Aniston),因為范恩主演,我直接捨去該片不看。

終於找出了原因。

他那副讓人「厭惡」的臉,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禁入家園》中,巨大的身軀(196公分),「不和善」的雙眼以及孔武有力的雙手,成為最大的威脅利器──這種天生的「邪惡」特質,後來卻用在喜劇片,也難怪我無法適應了。

老爸法蘭克與兒子丹尼

我還是比較習慣兇狠的約翰叔,演這種好老爸的角色,專心聽孩子說話,處處替孩子著想……都覺得他會悄悄地來個一刀!(但這樣就很獵奇了)

而就一個當時十三歲左右的小演員而言,麥特(Matt O'Leary)演的真的不錯,該片曾獲得青年藝術家獎(Young Artist Awards)最佳青少年演員男配角獎提名(最後頒給了《AI人工智慧》的 Jake Thomas)。



**混亂來源

Family

《Domestic Disturbance》,與「Domestic Violence」(家暴的意思)用字略近,本片以「Disturbance」取代「Violence」來形容莫利森這家(The Morrisons)所遭遇的混亂場面,十分貼近。要翻得巧妙不容易,台譯套用了公式法:「OO」家園。說實在地,容易與《捍衛家園》搞混。(《禁》與「家庭」有關,《捍》則強調「家鄉」)但比網路上的另一譯名「家有凶徒」好多了,其譯多少透露了劇情內容。


若從片名分析,Domestic Disturbance(直譯:家庭混亂),造成混亂點有哪些?

父母不合,婆媳紛爭,教養方式,不為人知的過往,或是外來者的攪和,都會造成家庭環境的不安。《禁入家園》於開頭就埋了不穩定因子:離婚。分離後的兩人,所面臨的後續問題,除了財產,就是孩子的監護權。

好萊塢片中,單親現象十分普遍,有的要修補親子關係(常於災難片中出現),有的著重於男女雙方的重修舊好,不管是何者,結局往往向好的方面發展。為了增加不確定性,《禁》加了料:母方再婚,打斷了「重修路」,因此,孩子情緒處理變成重要課題。

John Travolta

 

**被忽視的聲音

如果單看兒子丹尼(Danny)的行為,而不去了解他的動機,很直觀地會認為丹尼是個不受教的孩子:蓄意打破玻璃,逃家,不去球隊……

但其胡鬧,不是單純發洩自己的不滿;其背後,隱藏著因己無能的懊惱。母親蘇珊這麼告訴警方:

All this acting out is Danny's way of trying to get us back together.
(丹尼這些侵略性的舉動,是為了使我們兩人復合(acting out:具侵略性))

丹尼與父親法蘭克(Frank)的對話,更加確認蘇珊的判斷:

Dad, do you ever wish that things could be like they were?

[丹尼]爸,你是否曾想過,是否能回到以前那樣?

Well, Danny, maybe you don't remember, but things weren't all that great.

[老爸]丹尼,也許你不記得了,但以前並不怎麼樣。

I remember you were home every day.

[丹尼]我記得以前你每天都會回家。

Yeah, I know. The truth is, your mother and I tried hard to make it work out, but we were arguing all the time and frankly, I didn't think I was doing you any favours by sticking around.

[老爸]是阿,我知道。事實是,你媽和我都努力過,但我們老是爭吵,且坦白說,我並不認為留下來對你有幫助。(stick around:逗留)

從這裡點出,丹尼的叛逆,只是想回到從前過去的幸福日子,壓根兒他是善良的,並非恣意亂來。父母親兩人都很好,為什麼要在兩人間抉擇?並不熟新來的那位瑞克,難免會跟親生老爸比較,有什麼不對?

只可惜從成人的觀點,只會認為他不成熟,不自律,於是難以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警長不問背景只看狀況,老媽只認為丹尼在耍脾氣。更讓人悲傷的是,這種情形,現實常見。

Teri Polo

 

**夫妻之間的問題

夫妻倆為何離婚?只透過法蘭克口中所說的「爭吵」,曖昧點出也許是兩人個性不合緣故,導致分離。從後續發展,其實可看出些端倪。出事當天,法蘭克爭執著丹尼應與他回家,度過那晚,蘇珊卻不讓步(可想而知,一旦退讓,往後便會成了丹尼出走的避風港)。

當蘇珊(再度)獲得監護權,也許是丹尼的考量(怕繼父瑞克對法蘭克不利),也許是蘇珊的私心,於該週周末,她以丹尼不願離開為由,而沒讓法蘭克帶走丹尼;爾後法蘭克借酒澆愁,還酒駕駛往瑞克晚上教會活動區,猛然給繼父一擊。

這兩件事,便能透露法蘭克的部分性格:固執,時而會有衝動行為(雖然是為了家庭)。

另一方面,從蘇珊與孩子丹尼的對話,也能得知蘇珊的處事方式。她總認為,孩子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耍任性,所以丹尼所說的話,她從未採信──直到看見瑞克(Rick Barnes)清洗手臂的舉動,方才相信孩子的話。從這,就知蘇珊凡事得眼見為憑,否則一切都空穴來風。

除了潛在的個性衝突,家計恐怕也是導火線。看看法蘭克與瑞克的房子,看看兩人謀生方式,法蘭克與蘇珊肯定也為了金錢,不時大吵──不可避免地,最終將導致分離一途

Steve Buscemi

 

**2001年的自救/自證方法:有限

若從今日的觀點,會發現一樣科技產品非常有用:智慧型手機!

口說無憑,最好要有證據。光靠智慧型手機,就能解決許多「麻煩事」:試想,丹尼錄了瑞克殺人的當下畫面(或是車上的陰謀對談),或是錄下瑞克進房後威脅的話語……還會有人說丹尼是個撒謊的孩子嗎?

不過這樣一來,片長可能30分鐘就結束了!

investigating

 

**點到為止的劇情

欠缺延伸

有著不賴的設定,然而《禁入家園》並未詳加利用。

如法蘭克的職業是造木船,但與船有關的畫面,除了片頭幾分鐘,沒有其它延伸發展(我本來以為還有海上逃難的動作戲碼)。這樣不如將法蘭克設定為雜貨店老闆,還可以省點錢。或是瑞克的同夥:說有三人,結果只出現一人,剩餘的兩人呢?那為何不將其設定降成一人就好?

陽春的調查過程

犯罪片最重視的,是推理過程。線索,判斷,越合理,越得觀眾緣。

但《禁入家園》實在很簡單就導出結論,也透露了許多不合理之處。

先是瑞克。彷彿具有通天眼似的,都知道法蘭克的所在地。到早餐店被抓到,到警局被抓到,晚上到船屋,也被預料到。法蘭克身上是有裝備發射器嗎?具有此「特質」,腦袋卻不怎麼靈光:身為一個犯罪者,理應縝密考量,結果竟讓自己的身分見了報;再者,竟然選擇離婚女子,且帶有一子,這樣更易暴露自己的過去。這麼「大肆張揚」,根本驕兵必敗嘛。

另外,法蘭克的調查很直觀簡單,但一查,漏洞百出。

首先調查焚燒區,沒發現任何東西,就已經很不合理了。當天所燒的,除了人體,還有皮箱。人體的骨頭(或骨灰),或是皮箱上的金屬,多少都會殘留下來。(好吧,也許火焰太旺,無法觀測)

接著查個電話簿,就能夠推斷該同夥住在哪裡,並從其女伴口中推得線索,然後反推該人居住城鎮,再調查犯罪過往──他是用網路查的。

如果網路這麼方便,加上該同夥又沒隱瞞姓名,搜尋一下,也許就有機會得到,還非得繞了這麼大圈,才得到最終線索。

**

conflict

撇開上述缺失,作為一部僅PG-13的驚悚片,自然不會出現太血腥,太暴力的畫面,主要的驚悚橋段發生在丹尼與瑞克的相處,這些段的表現尚且精彩。麥特(Matt O'Leary)既害怕,又得表現勇敢的神情全寫在臉上;而文斯范恩對孩子的「狠」從未留情──一手直掐丹尼的脖子(還是拎住他的領口?),口出惡言。真該頒給他一個「孩子害怕的十大惡人」獎!

所以《禁入家園》要看誰的表現呢?恐怕不是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而是麥特與文斯范恩兩人的「精彩」互動;於此方面著眼,便可提高《禁入家園》的可看性了。

圖片來源:photowant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