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Volcano poster

90年代末期,電影興起「災難」熱:船災,蛇災,龍捲風災,隕石災,地震災。當時年紀小,對於這些虛擬的災害無法「抗拒」,很想了解巨災來臨時,弱小的人們該怎麼面對。當然,特效展現是我最想觀賞的。當年未觀看《火山爆發》,因同時期上映的《天崩地裂》與本片的災情相似:地震,火山爆發,火山灰等等。選擇《天》的原因其實很單純:小時候僅認識皮爾斯布洛斯南(007的魅力太強大),未曾聽過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直到看了《星際戰警》才認識他)。一直到最近,才把十餘年前的老片播於螢幕前,體驗「舊時代」的恐懼。


故事場景設立在洛杉磯──根據片中所說,該地位於地震帶上,因而地質不甚穩定。地震造成地底的岩漿噴發而出,片中看不到「真實」的火山,《火》所強調的,是洛杉磯「本身」變成火山災區:有噴發,有岩漿,有飛越的火球(咦?怎麼來的),然後看身為緊急應變管理局(Off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OEM)負責人麥克(湯米.李瓊斯飾演),以及地理學博士艾咪(安海契(Anne Heche)所飾)如何危機處理。

《火山爆發》使用新聞報導,作為旁白的方式,報導整個災難的來龍去脈。當然其中穿插幾則導演想要表達的社會觀感(如犯罪年齡降低),以及少不了對政府當局的反諷(如市長從未露面處理),這是《天崩地裂》所沒有的。

Gaby Hoffmann

但主軸則與其他天然災無異:主角群會放在親子方,而最終目的,就是修復親子關係。通常是單親,或是分居,親子關係一定緊繃;但不管如何,最後一定盡釋前嫌──再不修復,就再也沒機會見面了。來瞧瞧往年的大片:


父女關係:《世界末日》,《彗星撞地球》。
父子關係:《2012》。
母女關係:《龍捲風》。
母子關係:咦?竟然沒有人拍這種?
祖孫關係:ㄟ?這也沒有人著手拍攝?

《火山爆發》處理的是父女關係。老爸很忙,沒空管女兒;女兒處在叛逆期,不想受老爸控管。災難來臨,老爸一旁忙得焦頭爛額,女兒「製造」一些危機讓老爸即刻救援。

完美 Ending!

Tommy Lee Jones

**專業當裝飾品

災難片的應變處理,永遠是讓人吐槽的點。

兩人各有一套「專業」的術語,卻還是會有犯傻的舉動。說好聽點叫冒險犯難,但根本就是無腦行為。女博士與友人偷偷溜進地下道,卻未注意周圍的險境,友人因而喪命;麥克總是瞎忙,說好要救困在消防車內的人員,不料先顧女兒,犧牲他人;而兩人原先要救的路人,結果也因為著火而導致燙傷。不是說這些「失誤」不行,而是環境已經夠糟了,行為設定還像是沒有大腦般的行事,怎不讓人翻白眼?

唯一沉著應對的,反而是裡面的華裔女醫生,危急時刻,依然惦記著病人的安全(顧插頭,護身體)。另外,原先作為搗亂分子的黑人青少年,後來自發性幫忙,解決都市的危機。話說回來,還得真感謝導演的「貼心」。好萊塢片中,一般不會給非白人的角色「好過」,非死即傷,非黑即灰;真的很難得有這麼「完整」,而且如此正面的演出呢。

**

最近幾年,災難片變少了,不少是融入大片,當作背景,如《哥吉拉》中的都市破壞,《超人:鋼鐵之驅》的龍捲風等等,今年總算有風災片:《直闖暴風圈》,期望能帶出一些新氣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