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 with dragon tattoo.jpg 

 
看完的最大心得︰替英年早逝的作者感到惋惜。

原先有著十部曲的計畫﹙瑞典作家的習慣﹚,第四部已經動筆,沒想到老天開了心臟病的玩笑:史迪格.拉森的驟逝,必然帶給讀者極大的錯愕及哀慟。

完成的三部曲已經被拍成電影、電視版,好萊塢也有意翻拍,十分期望他的作品能帶給大眾別於他部偵探小說的體驗。

◇◆◇◆◇ 關於書名﹙以下涉及劇情描述﹚ ◇◆◇◆◇

書名譯名的來自英文: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龍紋身的女孩」,然原書名直譯為「憎恨女人的男人」,Män som hatar kvinnor(Man Who Hates Woman),後者較為符合書籍內容。主因是主角有二,其一即是具有紋身的莎蘭德,然事實上更加著墨的角色卻是麥可。譯名為「龍」,則會拼命地想從書中尋找莎蘭德與范耶爾家族的關係﹙實則無關聯﹚;譯名為「憎」,則會將焦點僅放在范耶爾家族上。

然也許是行銷策略,英文譯名確實較為引人,且三部曲冠以"The Girl with......",有著一系列的連結性在。

◇◆◇◆◇ 角色描述 ◇◆◇◆◇

身為新聞作者,史迪格描寫麥可的角色時定來得心應手。麥可被人稱為「小偵探」,故事類型自然而然就被歸於「偵探小說」。

偵探小說不乏兩人以上的主角,然其配角有時僅扮演協助的角色,知名如華生之於福爾摩斯,海斯汀之於白羅;但「龍」一書中,莎蘭德與麥可的角色同等重要,彼此有著相互協助,相互主導,讓懸案水落石出。

另外,從文中可發現﹙導讀中亦有寫到﹚,「龍」會加入社會的真實案件,一是作為輔助之用,提升故事的寫實性,然附加價值更高的是︰傳達了人文關懷,觸發讀者的反思。而以被害者的角度來思量,正如導讀中所提,她們是有血有肉的,不光只是作者筆下的跑龍套角色──間接地提高了現實度。

◇◆◇◆◇ 故事特點 ◇◆◇◆◇

「龍」涉獵不少題材,是我目前看過的偵探小說所沒有,或是沒這麼鉅細靡遺:

[1]經濟︰溫納斯壯的背景就夠嗆了,這定有用到史迪格的專業與經驗。身為外行人的我,看的實在有點吃力。

[2]法律:報章雜誌報導某名人而吃上官司的案件,於生活中見怪不怪──令人好奇的,是坐監中還能處理自己的業務?另外,也涉及了監護權的問題。

[3]歷史:引用了聖經,及納粹的故事。

[4]資訊安全︰駭客的可怕已為人熟知,只是沒想到會這麼「深入」。

◇◆◇◆◇ 個人感想 ◇◆◇◆◇

斷斷續續地花了一個月才讀畢,前半段就佔了四分之三的時間。「龍」的鋪陳太長,有時描述的太過於細節──連家具的擺飾都寫出來,只是要製造出空間感。

後半的描述節奏就快多了──事實上,就是從麥可靈感的突起開始,事情一件接著一件。

「龍」讓我覺得,人人都有可能是兇手,要用什麼理由都能夠圓的過去,所以當答案揭曉,驚訝度並沒有很高,期待的反倒是「到底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而不是「喔,原來這是兇手的動機、手法……」。

此外,雖然「龍」的本質是要探討「受侵害的種種」,我卻不自主地將焦點全然放在麥可的態度上。

記者的職責是揭發不法內幕,麥可的內心是如此深信著──然現在面臨的難題是,若是忠實地寫出所有事實,必然二度傷害受害者;但若未能寫出馬丁令人髮指的作為,實在是嚥不下這口氣。

正義凜然的麥可,無法忍受「知情不報」,索性跟委託人說不寫了,且告訴委託人須私下幫助過往受害者的家屬──目前看來,是最為妥當的做法。

這似乎是記者常會面臨的難題︰伸張正義,卻得注意是否報導之間又再度刺傷了被害者。報導了一個事實,但其背後的故事卻顯露地更為慘忍──他﹙她﹚們僅能揭露但不能改變既已發生的事情。面對被害者,他﹙她﹚們必須比讀者付出更多的關懷:畢竟,讓普羅大眾知悉的新聞是出自他﹙她﹚們的手,他﹙她﹚們的口。

看著充滿人文關懷的麥可,我想讀者看完「龍」之後,也許會對現今的記者有所改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