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 cape.jpg 


第一次去電影院看的國片就獻給這部了。

不論是新聞炒出來的價值也好,還是網路上的口碑相傳也好,《海角七號》的確表現得可圈可點。

不再只是純粹的深度藝術,或是僅是抒發導演理念的碎碎之語,《海角七號》將娛樂揉合其中,卻又不失內涵,形成一部就票房而言成功的台灣"商業"電影。

終於,能夠將道地的台灣文化展現出來,又結合了國際合作的方式,另一軸又穿插了時空,出現的國片雛形,是另一別於以往的嶄新氣象。

但,仍得佩服導演的勇氣︰最初的冒險投資,扛著負債的壓力,誰都無法預料作品是否能受到歡迎;更白一點,票房的數字。

至於為何會有後勢看漲的傾向,的確值得探討一番。

**故事的反思點﹙為何選在恆春而不是其他地方?﹚︰本地文化的凋零**

《海角七號》內,每個樂手因為有"基礎"所以才會被委員選上,但若將他們組合起來,各自為政就變得荒腔走板,原因除了非專業性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缺了領導的協調,也就是主唱。

為什麼主唱不行呢?

"其實我也不差阿!"道盡了阿嘉最根本的想法。

一個到台北打拼的樂手,卻因為未曾受重視而不能在此生存,"操你媽的台北"隨著應聲而斷的吉他破口而出,帶著懷才不遇的憤怒回到了出生地國境之南,恆春。

回到恆春的阿嘉,多少已失去一點信心︰他認為,真正可以賞識歌手的地方卻遇不著伯樂,是否表示自己的能力還未及?

所以當阿嘉他"繼父",鎮代表,給他另一把新吉他試演,他根本不想把它當作一回事,一方面除了家庭的問題,一方面可能認為這樣的臨演最好是能變出什麼花樣,在台北的努力都得不到回報了,"破銅爛鐵"的合演怎可能做得更好?

在表演場地阿嘉看到繼父的真正想法:他想要讓年輕人回到這塊地,為這塊地方打拼,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才這麼作的。

從這裡,慢慢地展現出本片的特色:台灣現象與文化。

人口外移,都市化,投資的人都是外來客,BOT,原本土地的特色被同質化了,逐漸式微而消失;文化變遷之下的小人物隨波逐流,"因應時事",所以"適者生存"。

從影片中不難發現,徵選表演者的過程中,年輕人佔的量十分少數,大多是老年人,顯出的確留下的中堅分子不多﹙這應該是導演刻意表達的﹚,導致最後胡亂拼貼的結果,男女老少皆有。

雖然如此,鎮代表仍堅持以此組團:他相信他這樣的努力,是靠自家人出來表演的,至少還保留一點"本地"的人。

有趣的是,這樣就可以想到最後曲子的目的是什麼了:前兩首有著現代風味的曲子,而第三首回歸到最根本,最初的音樂;將老中少、海內外結合了起來,巧妙地利用"歷史"表達出國境之南的過往與特色。

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下,給了觀眾一絲絲反思的觀點:在現實中,有機會擁有鎮代表的勇氣而站出來嗎?還是僅是電影中虛幻的假象而已?

band.jpg 


**愛情**

有人提到,是否不加歷史的部份,故事一樣流暢呢﹙也就是導演花大錢拍船景的部份﹚?

加了這段情節之後,對電影有畫龍點睛之效嗎?

感覺上,抽離了過去的信件,也能夠成為一完整的故事,但如此的《海角七號》就僅只是一般的愛情故事,一段阿嘉與友子的異國戀情。

過去歷史的牽絆,產生跨時空的相似情節;那份缺憾僅能用尚存的七封舊信稍加彌補,過去的分離使得孤單仍殘留在海角七號。而今,國境之南的愛情重現,相互比較之下,阿嘉與友子的愛情更為旁人﹙或說是觀眾﹚所祝福,──至少,不會是"歷史的重蹈覆轍"。

□□

感情的培養上,最被人所詬病的是發生得太快;怎可能原先看似反目成仇的兩人,最後竟然如此交心?

同樣是懷才不遇的兩人在這裡相遇,雙方採著不願合作的態度,事實上是因為彼此都是做著不想要作的事。

但我想,友子早在第一眼看到阿嘉時就有莫名的情愫﹙因為是唯一年輕人?﹚,所以才會在發酒瘋之際說出︰為什麼你要欺負我,這樣聽起來十分小女生的話。

而阿嘉愛上友子的緣由,我也猜想,有一部分是出自這七封信;當他送完信的時候,霎時間的別離之苦突然湧上,所以當他一見友子就立刻抱住說,不要走。

《海角》內的愛情並不是濃的化不開那種,而是淡淡的味道,讓人流連忘返的海角風。

hug.jpg 

 

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

開眼電影

官方網站

預告片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