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之前看《駭客任務》的後遺症:厭倦任何有關「救世主」的片。該人任重道遠,與社會世界的存亡息息相關,捨他﹙她﹚其誰,那般「集權」於一身的形象,一度不自覺地令我反胃。「典型易猜」是其中原因,萬變不離其宗。

「救世主」,「the one」,這麼開門見山的名字,又是李連杰主演,要演甚麼還不難猜嗎?所以第一次觀看時,我並沒有特別喜愛。

幾年後,「英雄觀」的厭惡程度在我心中淡化,我又重看了一次《救世主》,感受真的大不同。最大差異在於「訝異」︰能拍出本片,那《七龍珠:全面進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今,在我心中這仍是個謎。

**平行宇宙論

Jet Li

讓我改觀,重新審視的最大原因,就是「平行宇宙論」。這論點引起我極大興趣:宇宙中有數個與自己相仿的個體,某一個體在死去後能平均分散給其他個體。﹙於是我開始幻想:某一天突然感到神清氣爽,力量倍增,之前誤以為是「成長」所致,如今才知是「他處能量」所補給﹚

這樣「多重個體」的產生很新鮮:不是生物複製人的模式﹙《魔鬼複製人》﹚,不是多胞胎的戲碼,不是電腦人的無生命體,也不是未來人的到訪﹙《哆啦A夢》﹚;而是宇宙他處地點而來的人物,與之相會。

可惜的是,都是地球上的人種﹙還都是外國人!﹚,科技看起來也像同個世代﹙時空旅行應會有文化的落差﹚,若再詳加說明,或多一點宇宙觀,續集的產生就會令人企盼了。

**對打過癮

fight

衝突、對打都可想而知﹙請洽《魔鬼複製人》﹚,所以此般模式不意外。不同的是,便當發的挺豪爽,更能強化壞人的「凶狠」。

而本片另一特點就是李連杰的功夫。最後選在廢棄工廠算是好地點:蹬地與鐵器物產生的碰撞回聲更能加強「力勁」,使得腳上工夫,雙手過招更為來勁。選擇的對打招式也很有意思:第一會兒的硬碰硬,即是陽剛對決,招式中充滿怒氣,這般意氣用事自然落敗;爾後使用以柔克剛的「太極打法」,化解對方的猛攻。這樣的招式領悟也出現在李連杰的《霍元甲》中。

最讓人驚喜的是,當初尚未接《玩命快遞》的傑森史塔森與李同台,但很遺憾的,沒什麼高手過招的場面,傑森此刻的武器還是以刀槍為主。

**感情

東方人果然是害羞的。我能想像如果男主角是西方人,裸胸床戲等暗示性的戲碼不可能少。﹙好萊塢的感情戲,除了雙方都是小孩子,激情或暗示性的表示七八成會出現﹚

這般的含蓄也有好處。一來不會拖累節奏,二來可能免除不少尷尬﹙觀眾看了可能會笑出來﹚

**

算了一算,《救世主》是李連杰第四部接演的好萊塢片﹙前三部為《致命武器4》、《致命羅蜜歐》、《龍吻》﹚,而他不像成龍的戲路受限﹙後者僅演好人﹚,《救》片一次看了李演了正反兩方﹙雖然反派演了很用力﹚,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至於導演James Wong﹙黃毅瑜﹚,只能請他多拍自編作品﹙《絕命終結站》﹚,別再拍改編作品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