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菜梗新炒,主味在於異客的絕招,其他配菜無一新穎。又,舊酒新瓶的包裝,還裹上高級3D外殼,簡直就是金玉其外,敗……給它了!
連名字都選用與《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的相同字譯,往後搜尋,必被埋於百萬觀鍵字海中,又怎能脫穎而出?﹙就不相信「the darkest hour」僅能以此譯之﹚
**
像是多部老電影的大雜燴︰荒蕪的世界宛如《我是傳奇》的翻版,人們的見證與團隊的地下躲藏,如同澳洲剝削電影《活屍入侵》再現,黑壓壓的外界好比《消失在第七大街》:只是,以往發生在美洲﹙澳洲﹚的大事件遷移到了歐亞土地︰蘇俄。
可惜的是,除了語言、建築背景、服裝,其他沒能表現出蘇俄特有點﹙咦?難道要說核子潛艇?﹚。如果多加利用自然特色,應能有不少「本土味」。
另外,美國人為本位的觀點從頭貫徹到尾,先是「嘲弄」空姐,再來豔遇觀,當然最明顯的就是貶低瑞典人的地位,最後有意無意地宣揚美國的英雄觀﹙硬是要跟俄國的捍衛家園理念「一較高下」﹚。
**
回頭看本片唯一的「新味」:異客的設定。
[1]隱形︰仰賴視覺的人類,遠不如狗兒的敏銳,若前方有不明的異物,第一個反映的生物直覺:恐懼。不知對方如何出招,該如何對抗,唯有躲藏隱匿一途,而這又是手無寸鐵的居民的策略。前例不勝枚舉,如《靈異象限》、《世界大戰》等等。主動出擊,只有以軍方為主角才有可能。
[2]偵測生物體:十分像《終極戰士》,但它扯到的是「電流」,而非「紅外線」,所以才有什麼鐵籠屏蔽作用,以燈泡能短暫躲過其追擊,用燈泡或是手機偵測位置也算一絕,而以磁槍就能短暫破壞防護膜。
[3]捕捉︰以觸手抓住生物體,以看起來像是吸收而非轉換的方式將獵物入口,剩餘的就變成灰燼。
[4]消滅方式:先打破防護膜,一切好談。手槍、小炮就能間滅之。
寫到這裡,又覺得似乎沒什麼特別之處。這樣的片已然成一公式︰
從天空發現外星人大舉入侵→城鎮被破壞,人類消失→害怕的人們開始躲藏,遷移,經過大橋、空地→被發現,犧牲掉一些小配角→找到某些異客的弱點→尾聲
幾乎還沒看過,到片尾還不知如何消滅異客的電影。
**其他
可能是廣告打的兇,本片最後有回本﹙全球票房還是成本的兩倍﹚!
而稍家查詢了演員往後的作品,只有瑞典人稍加引起我的興趣︰他將會是新版的《機器戰警》男主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