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

我以為《2012》過後,至少十年內,不會再有人願意投資自然災難片──就是那種只注重視覺享受,人類情感為輔的特效片(所以《浩劫奇蹟》不被我歸於此類中)。沒料到2014年有《直闖暴風圈》,緊接著,2015年《加州大地震》於夏日檔期上映,準備來場票房搶奪戰。

為何我會有這種觀感?原因在於,雖然集老哏於全身的《2012》,已將所有廉價的故事發展可能性,發揮地淋漓盡致──救親朋好友,救大眾,感情重新修復戲──但它也於視覺上做足了功夫:地震,火山爆發,地裂,海嘯,每個災源都可成為獨立主題,《2012》可是全囊括,無一缺漏。還有哪些驚喜成分,是《2012》沒顧及到的,我一時難以想像。

是了,《2012》當時趕不上3D潮(《阿凡達》晚1個月上映),未能趁機另撈一筆;如今不僅3D,尚搭配Imax,或是使用4DX,增加臨場感──有風,有雨,有震動,有味道──若非如此,我還真不知道災難片還有哪些「別出心裁」的噱頭,能使票房於第二周保有續航力。(第一周往往是好奇心驅使,第二周之後就得靠口碑了)

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與Youtube網站的相輔相成,已能將即時資訊迅速傳遞至世界各地,不必再藉由新聞播放(獨家)才能獲取資訊;那些上傳的真實畫面,絕對比虛擬來的震撼。不說別的,隨便於網路搜尋,追風者的影片不在少數;沒有配樂的幫助,轟隆隆的風嘯甚是懾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aRR86Vf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pceWd8UE4

諸多前提下,我本不認為《直闖暴風圈》有多好成績;出乎意料地,《直》竟殺出一條血路:全球票房破億,台北總票房也將近2000萬(首周第三)。

storm

**視覺/音效

可能是家中觀賞所致(已出DVD),小螢幕框住了巨大風暴,難以展現震撼力;另外,4DX戲院肯定帶來口碑──最接近臨場感的類型,絕對是災難片。多花些錢,增加五官體驗,也許是顧客願意掏錢的原因。

音效有一定水準。稍微與真實影像比較,《直闖暴風圈》確實將震耳的轟隆聲響傳到觀眾耳中。特效/特技也下重本。不過,雖然龍捲風是主軸,我更愛它的「側寫」與「影響」,而非龍捲風本身。如落冰雹一幕,人員「走入」冰雹雨中,而非於窗內觀看;被龍捲風捲上天,男女主角抓著「提圖斯號」不放,亦十分逼真;個人最敬佩的,在於被雨水困住,而無法動彈的片段;雖然有安全措施,但上頭頂著廢墟殘塊,得於其下方呆著(而且在水中浸泡),讓我十分佩服小演員的勇氣。(也許是替身?)

因此,我找尋了幕後花絮,想知道他們到底怎麼拍攝:冰雹,強風,浸水之謎,花絮中多少點出其手法;不過,最讓我驚喜的,是片子應證了一句話:「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有一片段,是一群人站在三岔口,對著迎面而來的龍捲風大聲呼喊著,實際上看到的畫面:真的很像一群認真的「瘋子」對著空氣大叫,而看片時的我就像個「傻子」不斷替他們捏把冷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jE5KXFkW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0s5yglzxU

使用「偽記錄片」方式,也是《直闖暴風圈》的賣點。但它不像《超能失控》,以第一人稱貫徹到底,有時使用旁觀(該稱為「全知觀點」嗎?),記錄災難整個過程,如飛機,比特被捲入風中時,並無他人「在旁」拍攝。(這一點,我並不是特別喜歡:始終如一(即全部第一人稱),比較對我味)

 

Run

**劇情

《直闖暴風圈》也如同過去災難片的模式:單親,修復親子關係,總要傳達「患難見真情」的真諦;但為了緊湊效果,90分鐘不到,多少會淡化情感鋪陳的部分。焦點集中在找尋,而非鬧彆扭過程,重心自然擺在「冒險」上──泰半強調「與時間賽跑」。因此父子重逢的戲碼雖弄得煽情,卻不令人動容。

但老實說,「刺激感」與「感情鋪陳」,兩者兼具,並不容易。刺激感多產生於災難「過程」,感情鋪陳則於「災後」較能發揮。看看西班牙片《浩劫奇蹟》,很快地就讓海嘯來襲,所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強化主角們的情感:少了從頭到尾的眼球刺激,多了些許沉澱時間,思索人生大道理;又觀韓國電影《大浩劫》,試著將兩者均勻混合,卻讓人感到冗長:情感鋪陳好久,災難時間也不短(129分鐘)。所以《直闖暴風圈》「草率」帶過情感,倒是可以理解。

Richard Armitage

蓋瑞(Gary)一家人

故事利用「側拍」方式,描述大家長副校長蓋瑞。《直闖暴風圈》想要將蓋瑞描述成工作狂,而無暇顧及家庭,孩子感受(所以年輕時才會離婚)──似乎是災難片的典型設計。故事從哪點點出「工作狂」特性呢?如他叫長子丹尼(Donnie)拍攝「時光膠囊」,自己卻無心投入──只將這件事當作一個「工作」。本來這是個不錯的親子修補機會,蓋瑞硬生生地忽略了。

丹尼與特雷(Trey)本質上是好孩子,只是帶一點點叛逆。之所以說情感面沒特別描述,從這關係可知道:強調特雷的,是他的冒險過程,對於母親的追憶,一概沒有描述;若不是他有用車衝撞廢墟的片段,還真會誤以為特雷是隔壁鄰居之類的陌生人。

Shoot



追風團隊:五人小組

先提畫面少到不行的盧卡斯(負責攝影,Lee Whittaker所飾),到後面我幾乎忘了這個人。從頭到尾都有演出,畫面卻沒幾個,本想說這導演也太「壞心」了:原來,該演員的本質是特技人員,而將之巧妙地穿插於劇情中,於其中掌鏡,看起來就合理的多。

黑人戴爾(Daryl,負責攝影)的片段,主要出現於開車中,中後段變消失。但可喜可賀的是,黑人終於沒有領便當了!

還有另一攝影雅各(Jacob),是被戴爾找來拍攝的朋友。這是較不平面,有點個性,大概是唯一會被記得的角色(該演員就是2003年《小飛俠彼得潘》的彼得潘!)

Jeremy Sumpter  peter pan

奇妙的是,三個攝影,卻沒有各司其職,看到什麼就拍什麼,難怪「團隊精神」未能被突顯出來。

導演的性格倒十分鮮明:追求目的,不擇手段(若換成其他片,也許會出現「別讓雅各白白犧牲」的熱血名言)。

故事一定要有滿口科學論的「博士」(彷彿高中/大學畢業的話就不值得信任),既然有男主角,另一搭配的八九成機會是女性,此回角色為艾莉森(Allison)。仔細一想,為何要強調艾莉森有家庭呢?(個人覺得沒必要拍出)原來,若艾莉森是另一單身,「愛情」成分絕對不可能被忽視,因此,加強思念女兒的成分,藉此打消男女主角情感發展的可能性。

twisters

 

**時光膠囊

結尾利用「呼籲」的方式,很八股地收尾;確實,經歷天災後,「體會生命的可貴」,「珍惜彼此相處時間」等油然而生的心情,不難理解,但若特別點出來,則過於流俗。

不過,校長(也太像歐巴馬了吧!)一席話,倒可以記錄下來:

To all the students of this year's graduating class, who have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the hard work necessary to reach this day, you're now standing on the threshold of adult life.

You are free to take your own path, and that path will be different for all of you. But it's now time to create your own lives. To create your own destiny.

I leave you with John Updike's words: "You cannot help but learn more as you take the world into your hands. Take it up reverently for it is an old piece of clay with millions of thumbprints on it.""

並不罕見的畢業致詞,但已畢業多年的我,如今回頭看這些話,竟微微地撥動我心。再也沒有人從後鞭策,而是得靠自己去爭取,學習,創造自己的未來旅途;路上多有挫折(如同化身實景的風暴),得度過一次又一次的艱難,才能望見撥雲見日後的晴朗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