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oser.jpg


算一算,將近四個月沒進電影院了,衝首映日也是至少五年前的事了。昨日拜訪,果不其然,場場爆滿。電視網路宣傳固然重要,但相對於其他類型片來說,特效片的吸引力果然不同凡響。

很長,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澎湃音樂襯底,的確加深了緊湊程度。

回頭一查,主角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似乎是第一次演出商業鉅片,成本高達兩億多美元;而裡頭不缺乏一些與他合作過的演員,包括一臉看起來很欠打的長官﹙Oliver Platt,《老大凍未條》﹚、某個角度很像潘妮洛普的 Amanda Peet﹙《致命ID》﹚。


oliver.jpg 

至於約翰會不會因為《2012》身價暴漲,再次走紅?

Well......,很難說。

**

What's so new about it?

寫完論文,繳本,聽到這句話,整個心情就會盪下來。

但看完《2012》後,我不禁回想搜索自己的資料庫,想知道將所有的特效抽絲剝繭後,本片還剩下什麼?

首先,輸入關鍵字:天然、全面性災難﹙排除單一類型災害﹚。搜尋年份︰限近十五年。

啪啪啪,數筆資料浮現在眼前:

《彗星撞地球》、《世界末日》﹙夠清楚了吧!﹚、《明天過後》、《日本沉沒》、《天咒》﹙日本漫畫《末日》改編﹚。﹙是不是該把《太陽浩劫》補齊?﹚

來看看這些片的共通點。親情有沒有?絕對有。愛情有沒有,絕對有。友情有沒有?這個倒不是全部都有。

但別擔心,《2012》,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再來,泱泱大國的角度︰政府觀點。

有沒有?還是有。元首要不要說話,要。﹙除了《天咒》與《明天過後》﹚心連心,手牽手,一同迎向美好的未來。《2012》再次掛保證,壞的東西先領便當,美麗願景擺在旭日東昇,齊創新生活。

結局不意外。

所以,我在其他片都看過了,《2012》到底要讓我看什麼?

噢,有了,三年後的日子切記要小心。現在也能大膽預測,屆時那年到來,電影又會被拿出來重炒一番。果真有十足的商業價值!

**

平心而論,世界崩裂的畫面十分撼動人心,確實有身歷其境之感。自傑克森拚命衝回家門那刻起,就能立即感受出《2012》所要強打的片段︰

如暴王龍似的,裂開的大地緊緊地咬著飛車不放;其地猛力地向外曲張,硬生生拉開數條鴻溝;傑克森彷彿007特務員上身,穿越大樓、橫越縱溝,奮力甩尾,保護家人的腎上腺素極力發揮,一路飛馳到機場。

機場又是一段瘋狂的崩塌。 

plane.jpg

這一部分是我預期之外的,因為過去的高潮點通常是一段一段分開,過了之後就會接續平靜片段,很少會這麼緊鑼密鼓地銜接。

火山爆發又是另一個賣點。常言道,火山爆發的能量以原子彈來計算,《2012》也很「忠實」地將它拍出來。

「壓迫性」是災難片的重點,巨大壯觀、排山倒海的畫面,《2012》都有了,由上往下掉落的建築、近在眼前的飛躍列車,確實是拜特效精進所致,不再是大場景的概略點述。不同於以往的「臨場感」,《2012》做到了。

再者,更進一步的努力就是「國際合作」,而不再是單一國家自以為是的英雄救援,有看出《2012》的企圖心,但也可以顯而易見的發現,重點的合作國家之描述也僅只一國,其背後蘊含意義就不多述。

**

本不該去探討片中合理性,因為教育斧鑿的刻劃太深,光是從選角上就可大略看出誰是為己、誰是為公之人。但即便如此,某些地方的熟慮程度不夠深︰

最明顯之處:科學工作團隊也未免太少人,報告者僅一人,然後一句「判斷錯誤」就直接否認了過去的努力,難免覺得如此的研究不夠嚴謹,甚至過於草率。

而特效上自然是為了視覺效果而做,配合刻意的煽情,想要營造出感人肺腑的畫面,然結果有時是令人反嘔的,如飛機等人,淹水也在等人﹙還是《2012》背後隱藏著「等」的涵義?﹚

所以基本上,我完全沒被親情感動到﹙海嘯前的擁抱,《彗星撞地球》早就用過了﹚。

演說就更不用講了,我只能說,何必呢?一定要表示政府的善後才行嗎?

而最不合理的特效,我覺得可以頒給「地裂」橋段,弄得跟《絕命終結站》系列沒兩樣。而地裂的追逐也是很刻意的安排,怎麼在崩塌的時候,柏油路都是最晚塌陷的,像不像摩西分開紅海,讓傑克森一行人先過?﹙結尾方舟的暗示更明顯,跟聖經的描述相去不遠﹚


quake.jpg


因此我說,沒有炫目的聲光效果,《2012》的賣點先砍一半;沒有國際合作再砍一半,剩下的,可能就僅剩嚼蠟滋味了。

維基百科

觸電網

圖片

預告片


arrow
arrow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