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發現,維基百科中有提供書籍類的全球銷售排行──古往今來,東西世界皆涵蓋其中。
排行考量的標準其一,以"千萬冊"為基準;其二,是以「銷售」為主,不含印製囤積的部份,也去除了贈與的因素,所以政治、宗教類並未列入﹙如聖經﹚,教科書類也不含其內。
不過有些年代久遠,雖然有學者推斷出當前的銷售量,但也不盡然準確──依舊老話一句:僅供參考。
挑了二十世紀以前的暢銷書,大都是小說,僅一本散文,一本福音書﹙這本列入其中實在有所疑慮──有部分是屬於贈與性質﹚
雖然大部分有聽過,但即便是最熟悉的「木偶奇遇記」也未曾看過原文版,過去接觸的自然是改寫的童書性質。知悉了這些文學作品,「也許」有朝一日得親讀一番。
以下便依年份列出﹙所採用的圖片非原版封面﹚:
(聯經出版)
紅樓夢
英譯: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出版年份︰1759-1791
作者︰曹雪芹
原文︰漢文
出版量︰超過1億本
中國古典章回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原名「石頭記」,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寫,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出自高鶚之手。
故事敘述貴族興衰,而其中的愛情觀最為人所知曉。改編的作品範圍極廣,最近的作品是2010年的《新版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為清朝小說家,有一說是《紅樓夢》為其自傳。
(Penguin USA 出版)
雙城記
原名:A Tale of Two Cities
出版年份︰1859年
作者:Charles Dickens
原文︰英文
出版量︰超過2億本
小說作品,最初刊載於作者所創立的英國文學週刊"All the Year Round",分成32期連載;編輯成書後,則分成45章。書分成三個部份,第一章開章明義的話,已被廣為人知︰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故事發生在法國大革命前後,場景包含巴黎與倫敦等地:巴黎描述貧困農民抵抗不人道貴族的種種,同一時間倫敦亦有事件進行著。
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是維多利亞時代最知名的小說家。當時盛行以雜誌連載小說,大部分的小說作者會先完成整部作品再投稿,Charles Dickens則是邊寫邊連載,每集末皆吊人胃口,自然引起大眾興趣。
他的小說十分關心社會改革,從他其他知名的作品便能略知一二︰《孤雛淚》﹙Oliver Twist﹚、《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等等。
(penguin classic出版)
戰爭與和平
原名:Война и мир
英譯:War and Peace
出版年份︰1869年
作者︰Leo Tolstoy
原文︰俄文
出版量︰3600萬本
相當有份量的小說﹙原頁數1225頁,2006年的平裝版有1475頁﹚,早期的版本曾於雜誌登出﹙1865-1867年﹚。
此書透過五個俄國貴族,描述拿破崙入侵俄國的情節。被後人譽為世上重要著作之一,被改編的種類不再贅述﹙最近的是2007年的電視迷你影集﹚;然作者本人卻說「本書稱不上是本小說,也不是詩,更非歷史著作」。
Leo Tolstoy為俄國作家,兼具評論家、劇作家,教育改革者等身分。晚年的他受基督思想影響,成為無政府主義者。其他部知名作品如《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Sourcebooks Inc出版)
黑神駒
原名:Black Beauty: His Grooms and Companions: The autobiography of a horse
出版年份︰1877年
作者:Anna Sewell
原文︰英文
銷售量:5000萬本
是作者唯一的小說作品,晚年生病時所著。出版五個月後,她便因病去世。
故事以第一人稱敘述──或更直白的說,第一「馬」稱──名叫黑神駒﹙Black Beauty﹚的一生經歷:從自由自在的小馬,到倫敦的出租馬車工作,最後無慮的退休,途中所見之事皆描述了出來。
每章節蘊含的教育意義大抵相同:對馬兒得付出相當程度的關心、愛護,也間接向人們傳達了道德觀念。
電影改編作品不少,距離目前最近的是1994年的真人電影;最近的文學作品,則有Spike Milligan的仿作,1996年出版。
作者Anna Sewell於英格蘭出生,兒時受家庭教育,直到12歲才進到學校就讀。14歲時放學途中,不小心摔跤,傷到了腳踝;可能沒有對傷口進行適當的治療,自此後便跛了,須靠柺杖才能立足。為了行動起便,她經常乘坐拖曳馬車代步,所以才會對馬產生高度情感與關愛。
1871年至1877年,她的身體變得十分虛弱,時常得臥病在床,寫作變成難事;前幾年以口述方式,煩請母親抄寫,到1876年後,則是寫在紙條上,再請母親謄寫一遍。
Anna Sewell寫此書的原意是給與馬工作的人所看,應沒料到往後竟變成大受歡迎的童書吧。
(Tantor Media Inc出版)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
原名︰Heidis Lehr- und Wanderjahre
英譯:Heidi's Years of Wandering and Learning
出版年份︰1880年
作者︰Johanna Spyri
原文:德文
銷售量︰5000萬本
是關於小女孩與其祖父於阿爾卑斯山上生活的故事。如作者於小說名的次標題所指,"for children and those who love children"是寫給小孩以及喜愛小孩的讀者所看。
根據網路資料,海蒂的故事為兩冊合輯,分別是:
1880年出版──
原文:Heidi's Lehr- und Wanderjahre
英譯:Heidi's Years of Apprenticeship and Travel
中譯︰海蒂的學徒和旅行年代
以及
1881年出版──
原文︰Heidi kann brauchen, was es gelernt hat
英譯︰Heidi Applies What She Has Learned
中譯︰海蒂應用她學到的東西
自維基百科的英譯名看來,是將此二冊合為一本看待了──我更加胡亂的推測:兩冊以合併方式銷售?
改編作品多的不再話下,然值得一提的是,東方世界所知道的海蒂故事,我猜想是藉由日本動畫大師:高「火田」勳,1974年的卡通作品"Heidi, Girl of the Alps"所得知。
雖然原著是德文,作者Johanna Louise Heusser﹙原名,結婚後改為Johanna Spyri﹚可是瑞士人。
(Univ of California Pr 出版)
木偶奇遇記
原名:Le avventure di Pinocchio. Storia di un burattino
英譯: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
出版年份:1881年
作者:Carlo Collodi
原文:義大利文
銷售量:3500萬本
兒童經典文學,於佛羅倫斯﹙Florence﹚寫作。前半部以週刊載於報紙上﹙義大利第一份兒童報紙﹚,歷時三年﹙1881-1883﹚,而最後的作品以童書的形式發表,於1883年02月完成。
敘述淘氣小木偶Pinocchio的冒險故事。屢次被改編成電影﹙光是英文版便有14部﹚,也有以音樂劇的方式呈現,2009年便有一部。
作者Carlo Lorenzini﹙筆名Carlo Collodi﹚早年對政治熱衷,寫過不少政治類諷刺性的文章;1875年進入了兒童文學的領域,發現可藉由寓言宣揚他的政治理念。
遺憾的是,作者並未等到《木偶奇遇記》大紅便離世。
(Random House Inc 出版)
洞窟女王
原名:She: A History of Adventure
出版年份︰1887年
作者︰H. Rider Haggard
原文:英文
銷售量︰8300萬本
經典的想像文學小說,作者的靈感來源自南非與英國間的殖民政策,講述許多維多利亞末期﹙late-Victorians﹚種族以及革命的觀念,也提到了女性權威的問題。
故事以第一人稱敘述,Horace Holly為主角,深入了非洲內部,到了一個消失的帝國,碰到當地的原住民以及一個自稱為王后的白色人種Ayesha,聲稱自己具有至高無上的能力。
作者H. Rider Haggard是專寫冒險小說的英國作家,發生地主要在非洲﹙曾於非洲居住一段時間﹚;他也是"Lost World "題材的創始者,另一知名作品是「所羅門王的寶藏」﹙King Solomon's Mines﹚。
(Review and Herald 出版)
拾級就主
原名:Steps to Christ
出版年份︰1892年
作者︰Ellen G. White
原文:英文
銷售量︰6000萬本
福音書籍,講述如何認識主耶穌,談到信仰、懺悔、禱告等部分。
有部份的銷售量來自於寄平版書籍給每份家庭,截至2008年,美國當地已分發了1800萬冊;同樣的策略用於保加利亞,也高達了100萬冊。
作者Ellen Gould White為美國基督文學的作家,也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Seventh-day Adventist﹚的創始人之一。
(Alvercom Publishing 出版)
跟隨祂的腳蹤行
原名︰In His Steps: What Would Jesus Do?
出版年份︰1896年
作者:Charles M. Sheldon
原文︰英文
銷售量︰3000萬本
性質為小說,當年出版商未能將著作權處理恰當,以致其他出版商有利可圖,未付作者專利權稅,並以低價賣出,因而出版業者獲利甚鉅。
故事分成數個章節,但皆以“What Would Jesus Do?”為中心主旨──做任何事前,必捫心自問這句話。其他改編──1964年,尚有電影版本問世。
作者Charles M. Sheldon本身就是美國牧師,而他這本書後來變成基督神學中重要的關鍵著作之一。
( Filiquarian Publishing 出版 )
把信送給加西亞
原名:A Message to Garcia
出版年份:1899年
作者︰Elbert Hubbard
原文:英文
銷售量:4000萬本
屬於鼓舞人心的散文作品,出版後便大受歡迎;"to take a message to Garcia"曾變成美國的流行語,「承擔重任」之意。
曾翻拍成電影,1916年的默片版以及1936年的有聲電影版。
Elbert Green Hubbard,為一美國作家,也有出版商、藝術家等身分,為著名的工藝美術運動(Arts & Crafts Movement)提倡者。
1915年與太太登上了盧西塔尼亞號﹙Lusitania﹚,被德國潛艇U-20以魚雷擊沉,享年58歲。
參考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best-selling_books
http://www.heidi-swiss.ch/en/heididorf/johannaspyri01.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