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oster.jpg

《大浩劫》為南韓第一部災難片,預算高達一千五百萬美元,為南韓數一數二的高成本影片;該年上映後,登上當年票房亞軍,次於《阿凡達》;本土片歷史票房排名第四﹙低於《駭人怪物》、《王的男人》、《太極旗︰生死兄弟》﹚,為目前南韓少數觀影人數破千萬的片﹙除以上四部,還有《實尾島風雲》﹚

別於西方的好萊塢片,《大浩劫》並沒有打從一開始就下猛藥,連小徵兆都沒有釋出,一百分鐘內容的片,「沉寂」了四十分鐘後才放了一點餌,特效重頭戲得等到一小時之後方能見到﹙所以「僅」花千萬預算是可理解的﹚。

那麼四十分鐘的戲是在做些什麼?

情感聯繫。

我花了一段時間思索該策略:除了成本考量的因素﹙少特效就少花錢﹚,不走西方風格也是重要的原因。

災難片的畫面目前恐怕已走到盡頭。雖然《2012》的劇情讓人頗有微詞,但不可否認地,該片幾乎將所有的天災都包含在內:有地面災禍──地震、火山爆發、熔岩四濺﹙就當成隕石降落﹚;有水來襲──海嘯、水災;就只差沒有龍捲風了。

byebye.jpg

這種「災難中」的鏡頭還能怎麼變化?除非有很扯的情節﹙如冰山撞擊熱帶區域﹚,不然就只剩下人類的反應了。

不走政府掌控全局這掛,採用小人物的自力生存,而此是最能夠「變化萬千」的,更能強化天災之下人類的渺小。所以《大浩劫》花了將近泰半的篇幅,描繪接下來可能產生生離死別的要角情感牽連。

且更為「大膽」的,它不採沉重的調性,增添了不少支線的喜劇角色,連災難發生的當下都用了進去﹙看看那大難不死的家伙﹚,似乎試圖緩衝災難片可能帶來的無力感。也就是因有歡樂的成分在,實在不應該以嚴肅寫實的觀點看待本片。

如此「創新」的壯舉,理應讓人留下好印象才對;但若問我於觀後有什麼感觸,我竟無法答出個所以然。

原來問題就出在後段的災難。

city.jpg

彷彿添加了不同口味的調味料,雖有部分的喜劇色彩,但大都又以災難中有的傷感元素為主調,生離死別的戲碼至少出了三次﹙海難一組、電梯裡一組、城間小道一組﹚,且還是重口味的「矯情」﹙海難的自我犧牲、電梯的解救與女孩親口說出「爸爸」二字、主角被意外解救﹚,這樣毫不分別地組成一大鍋,最後又有皆大歡喜的「荒謬」奇蹟生還,似乎要讓觀眾一次體驗酸甜苦辣的滋味。不消說,這肯定是四不像的難嚥料理,只能落得啼笑皆非的普普評論。

(PS後來才知道一百分鐘左右的是國際版本,導演版長達一百三十分:說不定會比較詳細)

**

而我推測另一不深入人心的因素是人際關係的複雜化。明明只有不到兩小時的戲碼,卻出現多達六線的關係:

[1]帶子討生活的崔萬植﹙前船長﹚與攤販女老闆妍熙的情感﹙前者意外害死了該女的父親﹚;

Kyung-gu Sol.jpg

 

[2]崔萬植的弟弟亨植與意外救起的千金女希美產生情感;

Min-gi Lee.jpg

 

[3]海洋地質學家金輝與家庭的關係。

Joong-Hoon Park.jpg

 

[4]崔萬植的母親不知為何與妍熙的關係交惡;

grandma.jpg

 

[5]崔萬植的叔父﹙?﹚想將海雲台此地規劃成觀光區;

[6]崔萬植的遊手好閒朋友想從崔萬植的叔父手中拿到一間店面。

friend.jpg

 

除了前三點有詳述外,後三點成了點綴用,但又不能被忽視,所以使整個焦點失了準心。且毫不意外地,人際之間的關係也用了災難中慣常的設定:有家庭的,不是單親,就是失怙失恃,或是與親人交惡,最後才有大合解大擁抱的患難真情戲。

所以要說完全創新,只能說走不出窠臼,所見的僅不過是多片重組後的成果。

**

coming.jpg

災難片發生的「當下」大概快沒花樣了,尚有潛力發揮的是「災後」的慘狀與復甦,如《盲流感》、《28天毀滅倒數》,所以往後若要拍關於水難的情節,倒不如放在大水後的水上生存,不僅能給觀者帶來點煥然一新的想法,也能讓當前的受害者懷抱光明的希望。

http://en.wikipedia.org/wiki/Cinema_of_Kore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dal_Wave_(film)

圖片來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nlkaelb 的頭像
    danlkaelb

    Art Talking

    danlkae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